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1年第8期
编号:12097983
负压吸引在乳腺癌根治术后的应用观察与护理
http://www.100md.com 2011年3月15日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8期
     【摘要】 目的 通过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创面应用负压吸引的观察和护理,保持持续有效的负压吸引,使创面与皮瓣贴附紧密,有利于皮瓣的存活,从而提高切口的1期愈合率。方法 将2根引流管分别与无菌的一次性负压吸引器连接(负压调节至最大,调节范围为0~5.0 kpa),引流管保持通畅,负压吸引器随时调整,以确保负压状态,观察并记录:引流量、拔管时间、皮下积液、积值情况、皮缘坏死情况、切口愈合时间、平均住院天数。结果 通过32例患者术后创面应用负压吸引,确实有效地防止了皮瓣下积液,从而降低了坏死率。结论 对也、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应用负压吸引,是加速伤口愈合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 负压吸引;乳腺癌根治术;护理

    乳腺癌根治手术,仍是目前治疗乳腺癌的首选治疗方法。手术切除范围广,破坏性大,创面渗血多;且破坏淋巴管、淋巴网是淋巴液回流障碍。在组织修复过程前期体液渗出较多,如果创面引流不畅,导致皮瓣下积液、积血,阻碍毛细血管增生,增加感染机会,影响随后的继续放射、化疗,同时也影响患侧上肢的功能锻炼,导致患侧上肢的功能障碍,故其术后的护理尤其重要。因此,三年来,我们通过对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创面应用负压吸引的观察和护理,保持持续有效的负压吸引,使创面与皮瓣贴附紧密,以利于皮瓣存活,从而提高切口的1期愈合率,降低皮瓣坏死率,缩短平均住院天数。
, 百拇医药
    1 临床资料

    2008年1月至2011年11月我科共行乳腺改良根治术62例,均为女性,年龄最小31岁,最大70岁。术式为改良根治术,术后创面均用双管持续负压吸引引流,切口外用多头胸带加压包扎胸壁皮瓣。术中医生于腋窝和胸骨旁各放置引流管一根,用多头胸带将腋窝及胸部用棉垫衬垫后均匀一致的加压包扎。术毕回病房后护士即将2根引流管分别与无菌的一次性负压吸引器连接(负压调节至最大,调节范围为0~5.2 kpa),保持引流管通畅,负压吸引器随时调整,以确保负压状态。观察并记录:引流量、拔管时间、皮下积液、积血情况、皮缘坏死情况、切口愈合时间、平均住院天数。

    2 护理

    负压吸引应用的原理是手术创面缝合后不能漏气,使一次性负压器、引流管、创面形成一个密闭的状态,有效的负压吸引使这个密闭管道形成了一个持续主动吸引的过程。而传统的单管橡胶管重力引流缺乏一个自动持续的负压吸引,单纯靠积液、积血的重力作用引流,皮瓣下或多或少均存在积液,所以引流管留置时间长影响切口愈合。
, 百拇医药
    2.1 维持负压状态、保证充分引流 在改良根治术后24~48 h内,我们始终保持负压器的最大压力(5.2 kpa)。吸引盒内液体不超过1/2,及时更换负压器确保有效的负压。若负压器膨起,应重新复吸。若经反复抽吸仍达不到空瘪状态,应检查引流管、负压器是否漏气,排除上述原因后,要请医生协助检查切口处或皮肤引流管口处是否漏气。在更换引流盒时,注意先夹闭引流管,然后再更换引流盒,负压器接好后再打开输液器的调节开关,避免负压突然消失空气进入而引起皮瓣移位。术后48 h后,创面渗血、渗液减少,若负压过大,侧孔容易吸附周围组织,堵塞引流管道,影响引流效果,因此,应调整负压装置3.0 kpa,这样不但利于引流,而且也避免堵塞引流管的侧孔。

    2.2 保持引流通畅 通过负压作用及时有效地吸出残腔内的积液、积直,促进皮瓣与深部组织黏附,可使创面死腔迅速缩小,防止出现逆行感染的机会,是手术切口良好愈合和手术成功的关键。按时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每小时1次,由内向外挤压,避免管道扭曲,折叠,受压以及凝血块堵塞。检查吸引器是否在负压状态,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颜色、量及性质。术后第一个24 h内引流液为血性,一般不超过150 ml,若超过,应通知医生检查是否有活动性出血,第二个24 h多为淡血性液体,一般不超过50 ml,第三个24 h一般仅有20 ml血清样液体,如果术后第四天引流量不超过15 ml,可考虑拔除引流管。如果引流量较多,可缓至术后4~7 d拔管。手术5 d后引流量仍多,要分析原因,如创面仍有渗血、淋巴漏、感染等,分别对症处理。引流管拔除前,患者下床活动,应瞩患者将负压器别在衣服下摆或提在手中,保持负压器低于引流口高度,患侧肩关节制动。每日更换负压器,保持无菌引流。
, 百拇医药
    2.3 皮辫观察 本组患者均在术后24~48 h打开切口换药,观察皮瓣情况。正常皮瓣的温度与健侧相同,颜色红润,无皮下积液,皮瓣与胸壁紧帖,说明皮瓣区血液循环良好。相反,皮瓣缺血时,皮瓣苍白,温度低于键侧;若皮瓣颜色暗红,有波动感,提示有皮下积液;皮瓣坏死时,边缘发黑,皮瓣下有脓性分秘物。本组有2例在4~6 d发现切口皮瓣边缘呈紫红色,经及时处理,切口均1期愈合。

    2.4 严密观察、加强护理 乳腺癌根治术后,不宜过早进行上肢功能锻炼,此时皮瓣与胸壁粘贴尚未牢固,若过早活动,可导致皮瓣与胸壁吸附不牢而发生皮瓣下积液,甚至引起出血。术后7 d内肩关节应处于内收位制动,避免上臂外展。指导督促患者正确进行功能锻炼,在锻炼中,防止动作过大过猛。制定活动计划,循序渐进。既第一阶段术后1~7 d,开始做手指屈伸、握拳,腕、肘关节屈伸,限制外展,外旋。第二阶段术后7~14 d开始梳头,手爬墙等运动。逐渐增加活动量,直至患肢功能恢复。

    3 讨论
, http://www.100md.com
    负压吸引是否持续均衡有效、引流管通畅与否、护理是否得当,是乳腺癌根治术后切口I期愈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值得医护人员都应该加以重视的问题。由于乳腺癌根治术后,创面覆盖面大和创面再造重建的特点,要求创面皮瓣上需要适当的压力来消除组织间死腔,防止渗出液和血液聚积,减轻组织水肿,促进静脉和淋巴回流,保证皮瓣成活。如果仅仅依靠创面加压包扎,敷料难以均匀覆盖创面皮肤上,使得包扎后创面皮瓣的压力不均匀,对皮瓣的生长产生不利的影响。并且创面包扎的松紧度难以掌握,包扎过松,不仅不能挤出创面内积液、积血,反而会导致皮下容易积血积液;包扎过紧,会造成患者呼吸困难和血液循环障碍。而负压持续吸引加适当的胸带包扎,能够始终保持腋窝及胸壁创面内基本无渗血、渗液积聚,从而使皮瓣紧贴吸附于胸壁,有消除引流盲区的优点。通过32例患者术后创面应用负压吸引,确实有效地防止了皮瓣下积液,从而降低了坏死率,是伤口加速愈合的重要措施。, 百拇医药(范瑞霞 张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