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0年第19期
编号:11934223
剖宫产2484例指征回顾性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0年7月5日 唐艳琼
第1页

    参见附件(1398KB,2页)。

     【摘要】 目的 分析剖宫产指征构成比及剖宫产率居高不降的原因,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对策。方法 对湖南省株洲市妇幼保健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2484例剖宫产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8年剖宫产率59.52%(1259/2115),2009年剖宫产率60.67%(1225/2019)。主要指征依次为:胎儿窘迫、社会因素、头盆不称、产科合并症、疤痕子宫等。结论 剖宫产率增高原因有医源性因素,也有社会因素,降低剖宫产率应加强围产期保健和宣教,提高产科质量,改变服务观念,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正确处理难产,降低剖宫产率。

    【关键词】 剖宫产率;胎儿窘迫;社会因素;对策

    剖宫产术是处理难产和高危妊娠的重要方法之一,可有效降低高危孕妇和围生儿的病死率,近年来随着剖宫产技术提高,手术时间缩短,手术损伤、感染等显著减少,麻醉和抗生素的应用,剖宫产的安全性极大地提高,使得剖宫产率逐年升高,近年来我国多数医院在40%~60%[1]。这样使得剖宫产的适应证超过医学指征的范围,手术指征掌握不严,不仅不能收到预期效果,反而造成远期影响,故本文通过对本院2年间剖宫产指征的统计分析,分析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有效措施和对策。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分娩总数4134例,其中剖宫产2484例,剖宫产率为60.09%,产妇年龄19~44岁,孕周32~44周,初产妇3589例(占86.82%),经产妇545例(占13.18%)。

    1.2 方法 对剖宫产指征及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凡是无明显医学剖宫产指征者归纳为社会因素剖宫产(如高龄初产、巨大儿、珍贵儿、孕妇对分娩的恐惧、迷信思想择吉日时辰、医学掌握指征不严等),如同一病例有多种因素并存,则以主要因素指征进行统计。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算相应的构成比和率。

    2 结果

    2.1 剖宫产率 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剖宫产率由59.52%上升至60.67%,平均剖宫产率达60.09%,呈逐年上升趋势。

    2.2 剖宫产指征及构成比 胎儿窘迫、社会因素为剖宫产主要指征,其次为头盆不称(包括骨盆狭窄、相对头盆不称、胎方位异常及巨大儿)、胎位异常、羊水过少、脐带绕颈、妊娠合并症、疤痕子宫、胎盘因素等,见表1。

    表1

    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剖宫产指征及构成比例(例,%)

    年度胎儿窘迫社会因素头盆不称羊水过少疤痕子宫妊娠合并症胎位异常脐带绕颈胎盘因素双胎

    2008351(27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398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