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实用医药》 > 2010年第3期
编号:13196295
缺血性结肠炎临床诊治及内镜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月25日 鲍捍东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探讨缺血性结肠炎的诊治方法和内镜特点。方法 对 28例缺血性结肠炎的临床经过及结肠镜检查进行分析。结果 本病好发于老年人,多有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动脉炎、心脏病及糖尿病史,临床表现是下腹痛、腹泻、便血,多以结肠镜检查确诊,主要以抗生素、血管扩张剂及支持疗法为主。结论 结肠镜检查在明确诊断、早期治疗和判断预后上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缺血性结肠炎;结肠镜

    作者单位:476200河南省柘城县人民医院

    缺血性结肠炎是 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肠道急性或慢性血流灌注不良所致的肠壁缺血性疾病,是下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之一,随着人口老龄化 ,该病 的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现将 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间在本科确诊的缺血性结肠炎患者28例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本院从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经 B超 、肠镜 、病理组织学诊断为缺血性结肠炎的住院患者共28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18例;年龄48~75岁,>49岁6例,49~63岁 10例,63~70岁8例,>72岁 4例。发病时间在 7 h~16 d。

    1.2 方法及临床观察 对有腹痛、腹泻、便血等症状者进行结肠镜及病理检查,除外炎症性肠病等其他器质性病变。结肠镜在发病48 h内检查,并根据病变部位、范围、分型等特点进行治疗,在 14 d~1 m内复查结肠镜 ,部分病例取病变黏膜活检。

    1.3 疗效判定标 准痊愈:症状消失,大便正常和(或 )肠镜下病变基本消失 ,溃疡、糜烂愈合 ,无严重水肿 ;好转 :症状明显减轻,大便检查基本正常或肠镜下病变尚未完全恢复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