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中医药》 > 202020
编号:13798104
恶性肿瘤舌象的研究进展(2)
http://www.100md.com 2020年10月15日 《世界中医药》 202020
     1.2 舌象与分子标志物 近年来,针对胃癌患者舌象的微观研究增多。有研究发现不同舌苔的胃癌患者血清代谢物质不同,提示其舌苔形成的机制不同,如薄白苔的形成可能与胆固醇代谢增强、氧化应激增强等密切相关,白厚苔的形成可能与性激素代谢紊乱相关,黄厚苔与口腔半胱氨酸代谢菌群异常增殖相关等[7]。韦虹等[8]通过研究胃癌患者有根舌苔与无根舌苔的差异蛋白标志物,共鉴定出12个表达差异蛋白质,这些蛋白可能影响人体的胃气强弱;现代研究已证明EGFR与多种实体瘤的发病密切相关,EGFR靶向药物也广泛应用于临床,在胃癌舌象研究中有研究者发现胃癌患者血清EGFR水平与舌苔有相关性,且胃癌患者较正常人群血清EGFR含量上升[9-10]。此外,转化生长因子α(TGF-α)也是一种与肿瘤相关的因子,研究发现胃腺癌患者血清TGF-α的表达与舌色和舌质相关[11]。

    1.3 舌苔与菌群 舌苔菌群的研究也是近年来的热点,其属于现代微生态学研究的范围,舌苔微生物与人体内环境稳定及某些疾病的发生相关。有研究者通过对新发胃癌患者健康体检者的舌苔菌群分析,结果显示病例组和对照组分别有31个和10个分类单元具有苔色显著差异,仅有5个和2个分类单元具有苔质显著差异,其中黄苔慢生根瘤菌科和代尔夫特菌属相对丰度均显著高于白苔[12] ......
上一页1 2 3 4 5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96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