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中医药》 > 202019
编号:13800378
从肝脏储备功能与有效血流量探讨乙肝肝硬化中医证型特点(2)
http://www.100md.com 2020年10月1日 《世界中医药》 202019
     Keywords Hepatitis B liver cirrhosi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ndrome type; Liver function; Indocyanine green 15 min retention rate; Effective liver blood flow

    中图分类号:R256.4;R259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3-7202.2020.19.007

    肝硬化是多种原因慢性肝病的共同临床病理结局[1],乙肝病毒感染是我国肝硬化的主要发病原因[2],可出现门脉高压、肝功能失代偿及其并发症,严重威胁生命健康。虽然针对乙肝病毒的病因治疗可促进乙肝肝纤维化的组织学改善,但也有其局限性,初始抗病毒治療时肝纤维化程度越高,其逆转的效果越差。中医药在肝纤维化领域具有优势,已经形成了肝纤维化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肝硬化属于中医“积证”范畴,其主要证型可分为肝胆湿热证、肝郁脾虚证、瘀血阻络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3]。既往肝硬化中医证型分析多从生化、病理等角度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32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