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中医药》 > 202018
编号:13808214
梁君昭教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经验(2)
http://www.100md.com 2020年9月15日 《世界中医药》 202018
     1.1.1 禀赋不足,体虚劳倦 《素问·刺法论》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患者禀赋不足,正气亏虚,易造成机体病损,脏腑功能失调。素质虚弱或久病伤正,致精血渐衰,肾气亏虚,气虚日久及阳,肾阳虚衰则不能鼓舞五脏之阳。肾阳不足,则心阳不振,血行无力,失于温运,停滞日久为瘀,痹阻心脉,不通则痛。心阳虚衰,无以温养心神,则心中悸动不安。心为火脏,火不暖脾,致脾阳不足,劳倦太过亦能伤脾,脾失健运,生化之源不足,气血阴阳亏虚,故见神疲乏力;津液输布失常,水液停聚而生痰成饮,则见头晕目眩;阳虚不能温煦肌肤,故形寒肢冷。因此,禀赋不足,体虚劳倦则是导致该病发生的原因之一。

    1.1.2 感受外邪,内侵心脉 《类经》言:“风寒外袭,血凝于脉,则脉道泣滞而为病矣”。外邪内侵心脉,耗伤心之气阴,心气不行,全身气机受阻,致气滞血凝而发为心悸。外邪侵袭,心脉受损,心血不通,瘀阻血道,气滞津停,津液不化,停痰伏饮与胸中。痰借血体,血借痰凝,痰瘀交织共同为病。感受外邪,患病日久,心中痰饮瘀滞心脉,血无以生气,气无力推血,以致心氣虚弱,瘀浊化生,进一步发展为虚中夹瘀,虚实并见。

    1.1.3 情志失调,气机逆乱 《素问·上古天真论》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意指心喜宁静,心静可神安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01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