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中医药》 > 202017
编号:13812340
基于回顾性分析方法探索评价古代临床医家之方法研究(3)
http://www.100md.com 2020年9月1日 《世界中医药》 202017
     4.3 临床医疗效果 以疗效检验医家水平,是自古就有的评价方法。《周礼·天官》曰:“岁终稽其医事,以制其食,十全为上,十失一次之,十失二次之,十失三次之,十失四为下”[30],《灵枢》在“邪气藏府病形”一篇曰:“上工十全九;行二者,为中工,中工十全七;行一者,为下工,下工十全六”[32]等,皆是以治十愈六作为医家最低要求的评价例子。某些医生在某地行医多年,对当地水土差别,影响发病趋势与好发人群,有一定了解,从而有一定医疗实践经验。因此,行医地域也是评价之一。

    4.4 具备医德修养 医家医德评价主要是对医学实践中的行为表现,依据医德原则、规范所进行的衡量与评判,针对具体医家从医德实践的某一方面所进行的评价,或只对医学实践中出现的共性医德现象做出评判[33]。《千金要方》的“大医精诚篇”专论医德,对后世影响甚大。明代龚廷贤《万病回春》的“医家十要”、李挺《医学入门》的“习医规格”等,皆是以医德评价医生的例子。清吴鞠通认为“天下万事,莫不成于才,莫不统于德,无才固不足以成德,无德以统才,则才为跋崽之才,实足以败,断无可戚”[34]。近代名医冉雪峰谓“医先品德而后学问”[35]。另外明代萧京在《轩岐救正论》[18]中指出“德医”有“济人为心,不计功利”,还以“奸医”“淫医”之名,谓之缺乏医德的医生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03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