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中医药》 > 20195
编号:13561164
针刺结合尼莫地平对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流动力学、神经功能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转化生长因子-β1、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3)
http://www.100md.com 2019年3月1日 《世界中医药》 20195
     3 讨论

    高血压是导致急性脑出血发生的最主要原因,对符合保守治疗指征的患者多采取尼莫地平等降压药物联合甘露醇降颅压、神经营养、脑代谢调节等一系列对症治疗措施,但此类患者的急性期死亡率仍较高[6-7]。鉴于西医治疗急性脑出血存在的疗效瓶颈,中医联合治疗成为当下急性脑出血研究的新思路。中医将急性脑出血归于“中风”“卒中”范畴,与《黄帝内经》中记载的“大厥”“仆击”等病证相似[8]。传统中医认为该病病机为“肝阳暴涨、气血逆乱、夹痰夹火、蒙蔽心窍”,故导致“半身不遂、猝然昏扑”;现代中医研究认为该病急性期以“火、风、瘀、痰”为4大主证,伴神机失用、血脉不畅、痰瘀互阻,治疗上以“活血通络”“息风化瘀”为主要原则[9-10]。针刺是一种重要的中医治疗手段,较多医书记载脑出血急性期针刺相关穴位可取得“消散离经之血、疏通经络”的效果。本研究也回顾性分析针刺辅助治疗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病情的影响,具体从脑血流动力学、神经功能、炎性反应3个方面展开。

    急性脑出血患者存在显著脑血流动力学异常,病变脑血管血流连贯性破坏以及血肿导致的继发性脑水肿是其发生的直接原因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24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