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中医药》 > 20195
编号:13561143
基于关联规则的当代中医妇科名家痛经用药规律数据挖掘(3)
http://www.100md.com 2019年3月1日 《世界中医药》 20195
     故中医的病因病机主要包括不通则痛与不荣则痛2个方面,表现为虚实两端。实证主要有气滞血瘀证、寒湿凝滞证、湿热瘀阻证等,虚证多为气血两虚证、肝肾亏虚证等。痛经因随月经周期变化而具有明显周期性,是以中药治疗痛经既要重视辨证论治,还要根据月经周期的不同时期的特点选择恰当的用药时机。

    本研究通过对15名老中医治疗痛经的医案进行核心用药的数据挖掘,出现频数前五位的中药为赤芍、川芎、香附、白芍及当归,其皆为血分药,以行气活血为主。当归可养血活血化瘀以止痛,《本草正》:“当归,其味甘而重,故专能补血,其气轻而辛,故又能行血,补中有动,行中有补,诚血中之气药,亦血中之圣药也”。白芍养血柔肝,可缓急止痛,《别录》:“通顺血脉,缓中,散恶血,逐贼血,去水气,利膀胱、大小肠,消痈肿,(治)时行寒热,中恶腹痛,腰痛”。香附则可行气活血止痛,《本草衍义补遗》:“香附子……凡血气药必用之,引至气分而生血,此阳生阴长之义也”。川芎主行气活血化瘀,《别录》:“主腹坚痛,中恶,卒急肿痛,胁风痛,温中内寒”。《药性论》中论到:“治腹内冷痛”。赤芍清热凉血、散瘀止痛,李东垣:“赤芍药破瘀血而疗腹痛,烦热亦解。仲景方中多用之者,以其能定寒热,利小便也”。

    经过数据挖掘共有二联药物23组,前5位的二联药物分别为当归-肉桂、当归-香附、当归-吴茱萸、当归-熟地黄及当归-川芎。当归-肉桂,肉桂性辛甘热,归脾、肾、心、肝之经,其辛行温通之力较强,是治疗命门火衰之要药。而当归性辛甘温,归脾、心、肝经,功擅补血活血,是治疗血虚血瘀要药。两者相配伍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04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