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中医药》 > 20189
编号:13587569
脓毒症免疫失衡机制及中医治疗(3)
http://www.100md.com 2018年5月1日 《世界中医药》 20189
     1.2.2 负调节信号转导通路 HMGB1与CD24、TIM3等受体结合,激活的信号通路可以抑制炎性反应。研究显示,CD24基因缺失的小鼠表现易感性增加的危险,容易发生乙酰氨基酚诱导的肝坏死,因此进一步研究发现小鼠的Siglec-G或人类的Siglec-10是HMGB1与CD24结合过程中信号转导蛋白,可以负向调节HMGB1的活性,抑制NF-κB的活化,致使该信号转导通路发挥抑制炎性反应[24]。

    目前针对脓毒症的其他信号通路的研究还较缺乏,有待进一步证明。

    2 脓毒症的中医治疗进展

    2.1 脓毒症的中医病因病机

    脓毒症可以归为中医学伤寒、温病的范畴,但中医学中并没有脓毒症的具体病名记载,中医学家对其发生发展机理有不同的认识和阐述。王今达等[25]将脓毒症中医病因病机概括为邪毒入侵、正邪交争、正气耗伤、邪毒阻滞、正虚邪实,定义3种证型为毒热证、瘀血证、急性虚证。刘清泉教授[26]认为脓毒症的基本病机是正虚毒损、络脉瘀滞,由于正气不足,毒邪内蕴,内陷营血,络脉气血,营卫运行不畅,导致毒热、瘀血、痰浊内阻,瘀滞络脉,进而令各脏器受邪而损伤,引发本病。岳瑞珍等[27]认为脓毒症的病因不外乎外因为外感六淫 ......
上一页1 2 3 4 5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3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