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中医药》 > 20185
编号:13597081
刘完素李东垣火热证认识之异同(2)
http://www.100md.com 2018年3月1日 《世界中医药》 20185
     2对内伤肌热的认识

    刘完素认为“六气皆从火化”“五志皆能化火”,其火化的根本原因是阳气怫壅闭郁。如言风,“风木生热,以热为本,风为标,言风者,即风热也”[5]。言湿,“湿病本不自生,因于火热怫郁,水液不能宣行,即停滞而生水液也。凡病湿者,多自热生”。言燥,“燥金虽属秋阴,而其性异于寒湿,燥阴盛于风热火也”。言寒,“人之伤于寒,则为病热。寒毒藏于肌肤,阳气不得散发,而内为怫结,故伤寒者,反病为热”[6]。由此可见化火是疾病的主要转归,但其转归的原因就是阳气怫壅闭郁。“郁,怫郁也,结滞壅滞不通畅也”。因而,他在论述吐酸、转筋、吐下霍乱等病证时,多从“阳气怫郁”“怫热郁结”“热气怫郁”立论,其说法不同,但其本质皆指气机郁滞不宣。内伤肌热是脾肾真阴亏损,肝心风热郁闭,中焦阳热郁闭,周身气液不得宣通,怫热内作而成[6]。所选方剂防风当归饮子系“治解一切肌热”之柴胡饮子加防风,滑石而成。方剂组成:防风、当归、大黄、柴胡、人参、黄芩、甘草、芍药各一两,滑石六两。方中防风,柴胡,黄芩开玄府解肝心风热,大黄解中焦热郁,滑石导热外出,人参,甘草生津,当归,芍药益阴血。如是则脾之阴液可补,热郁得解,气液宣通而肌热愈。

    李东垣认为脾胃之气不足而致的血虚、阴虚、津亏等均可产生肌热现象。或胃虚过食冷物,抑遏阳气于脾土,使脾有郁热。脾主肌肉四肢,故得肌热[7]。“夫饮食失节,寒温不适,脾胃乃伤。喜怒忧恐,损耗元气,资助心火。火与元气不两立,火胜则乘其土位,此所以病也”……“夫脾胃不足,皆为血病,是阳气不足,阴气有余,故九窍不通,诸阳气根于阴血中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09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