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世界中医药》 > 201712
编号:13611499
中西医治疗帕金森病睡眠障碍的效果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7年6月15日 《世界中医药》 20171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20例帕金森睡眠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60)及觀察组(n=60)。对照组,平均年龄(47.43±2.95)岁;病程2~35个月;平均病程(13±2.81)个月;中医证候评分平均(51.98±13.17)分;匹兹堡睡眠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平均(2.10±0.37)分。观察组,平均年龄(46.45±3.42)岁;病程2~34个月;平均病程(12.7±2.71)个月;中医证候评分平均(52.35±12.28)分;PSQI平均(2.03±0.44)分。2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监护人或患者本人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标准:参考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与疗效标准》中“颤证”及“不寐”的诊断标准[6]。西医诊断标准:根据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会运动障碍及帕金森病学会2006年制定标准以及英国脑库PD诊断标准:中老年发病,缓慢进行性加重病程,4项主症(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障碍)至少具备2项且运动迟缓必备;根据《中国失眠定义、诊断及药物治疗专家共识(草案)摘要》诊断标准:伴发睡眠障碍症状(包括失眠、入睡困难、易醒、多梦、睡眠-觉醒节律障碍或嗜睡等症状)至少1项[7-9]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98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