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养生》 > 2003年第8期
编号:11052832
中年男人怎样摆脱累
http://www.100md.com 2003年8月1日 《现代养生》 2003年第8期
     我们常常听到身边的中年男人都在喊“累”。他们说,一回到家,整个人就瘫在沙发上 ,一动也不想动。心理专家认为,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日趋加快,竞争日趋激烈,人们的心 理压力也越来越大,乃至使人出现头昏脑胀、全身乏力、嗜睡或失眠、容易激动、对周围的一切感到冷漠和不顺眼。人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下,自然就会感到身心疲惫。

    中年男人面对新一轮的挑战,他们的身躯为追赶时代步伐已力不从心。然而,上有老下有小的压力,却又使他们无法言苦言累,只好强撑着疲惫的身体,为妻子儿女里外忙碌。

    中年男人——最大的压力

    在日常生活中,中年人的健康往往被家人忽视,人们总是习惯关心脆弱人群的健康状况,如老人、儿童、孕妇等。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年富力强的中年人仿佛是一个非常健康的群 体。但实际上,中年人的生活问题很多。首先是工作压力大,就业竞争激烈,精神总是处于 紧张状态;其次是生活压力大,10年里,社会人口年龄结构发生很大变化,老年人多,青年 人少,一对夫妇要照顾4位老人,还要养惟一的宝宝。再有,生活条件好了,许多中年人有 了汽车、房子,吃得好、运动少使身体日益肥胖;另外,中年人的膳食搭配十分不合理,高 脂肪、高蛋白食物偏多,维生素、粗纤维的食物偏少,容易发生各种慢性疾病,如糖尿病、 心脑血管疾病等。据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计,目前北京中年人心脏病死亡率是10年前的1—2倍。

    中年男人——不健康的减压方式

    在生活和工作的双重压力之下,身心疲惫的中年人却往往采取不健康的减压方式,如抽烟、酗酒、彻夜泡吧等。他们的文化水平较高,也了解一些医学健康知识,但对自己身上显而易见的危险因素却视而不见,只顾眼前痛快,想抽烟就点一根,喝起酒来控制不住,总觉得自己离疾病还远呢,等真的病了,躺在病床上时,后悔已来不及了。

    调查显示,在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群中,呈现青年人多、老年人多、中年人少的年龄特征 。其中40—49岁的男性为体育活动人数的低谷,平均只有27%。正是这种过度忙碌和疏于锻炼,使得这个年龄段的男士身体素质日渐下滑,绝大多数处于亚健康状态。

    中年男人——最多发的慢性疾病

    调查显示,中年男人作为家里的顶梁柱,每天忙碌不停,健康质量不断下降。每日忙碌不停的中年男人失眠多梦、食欲不振、体质下降,普遍出现了慢性疲劳的亚健康症状。

    一些大医院联合做出的医学报告显示,前往就诊心血管疾病的男性病人要明显多于女性病人。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不完全统计,男性罹患心力衰竭的风险是女性的1.24倍。最新研究还发现,40岁的男人患癌症的几率比30岁男人高两倍。

    专家指出,40岁左右的男性到了慢性病来临的时候,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健忘、智力减退等慢性疾病开始悄悄袭击。可以说,中年男人是最需要关怀、最需要照顾的人群。中年男人健康8大警信:倦怠、耳鸣耳聋、腰膝酸软、免疫力下降、高脂高血压、胸闷气短、健忘失眠、男性功能减退。

    摆脱累的良方——自我心理按摩

    从心理学角度看,老觉得“累”这种自我感觉的体验和症状其实是一种自卑心理的集中体现,它是吞噬自我心灵的病菌,给中年男人带来莫大的痛苦,其实只要按下面的方法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进行自我心理按摩,这种感觉就会消失。

    首先,中年男人对自己要有一个全方位的认知,要根据自己的性格特征、能力、体力和环境等具体条件去设计自己的人生目标。最好的心理健康策略就是对自己不挑剔,不给自己订一个太高的标准。

    第二,感觉很累的心理原因是每天都在强求自己去实现某种美好的憧憬,爱与人攀比,每天都在膨胀着自己的欲望,把别人的辉煌成果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以至产生贪婪的心理情结,心理上产生一种“不到长城非好汉”的饥荒感觉,对地位的企盼、对金钱的渴望、对虚伪自尊的坚持、对享乐的无尽欲求等,造成自身彻底的不愉快,总感觉到生活得很累 ,其治疗的“良药”是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去开发自己的潜能,不要过分地注意别人的掌声与称赞,在不断地扩大自己心理空间的同时去体验生活本身的意义和愉快。

    第三,是要面对现实,更新观念,努力地去追求和进取,这样自己就会发现自己的光辉。心理学家马斯洛有句名言:“第一流的汤比第二流的画更富创造性。”意思是说,在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中,如果你适合当一名厨师,那就不必要去追求当一名画家了。, 百拇医药(章睿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