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 > 2017年第7期 > 正文
编号:13225938
针灸对比西药治疗黄褐斑的Meta分析(1)
http://www.100md.com 2017年4月1日 中国美容医学2017年第7期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针灸治疗黄褐斑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CBM、Pubmed,收集针灸对比西药治疗黄褐斑的随机临床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16年10月。由两名研究者按照文献的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评价质量、提取数据、交叉核对。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漏斗图分析发表偏倚。结果:最终纳2,.25篇RCT共272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的总有效率比较:RR=1.32,95%CI=1.261.39,P<0.01;皮损评分下降指数比较wMD=0.20,95%CI=0.110.28,P<0.01;两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Meta分析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58>0.05),针灸组的不良反应由穴位敷贴引起。目测漏斗图对称,提示不存在明显的发表偏倚。结论:基于目前数据,针灸治疗黄褐斑在总有效率以及改善皮损积分方面均优于西药治疗;在不良反应方面,针灸治疗与西药治疗无显著性差异。但受纳入研究的质量限制,上述结果需要更多高质量、大样本的RCT进一步证实。

    [关键词]针灸;黄褐斑;Meta分析;随机对照试验;综述

    [中图分类号]R758.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6)07-0108-06

    黄褐斑是一种获得性面部色素沉着性皮肤病,病因复杂,以中青年女性好发,皮损分布于面部,以颧部、颊部、颏部为主,损害为淡黄褐色、暗褐色或深咖啡色斑,颜色深浅不一,常对称分布,形态不规则,无明显自觉症状。俗称“肝斑”、“蝴蝶斑”,中医称之为“黧黑斑”、“面尘”。黄褐斑为全球性疾病,据统计美国约有超过五百万名患者,其男女发病比例约为1:9,发病人群多为育龄期妇女。目前,国内尚无流行病学调查,但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黄褐斑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当代女性的一大困扰,严重影响美观。西医治疗多采用口服或静脉注射维生素C、E,配合使用抑制黑素形成的药物及脱色剂等,治疗效果欠佳,容易复发。针灸治疗黄褐斑疗效突出,疗法多样。本文通过对当前针灸治疗黄褐斑的原始研究进行系统评价,并且与西药相对比,探讨针灸治疗黄褐斑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期为临床医生针灸治疗黄褐斑提供依据。

    1资料和方法

    1.1纳入与排除标准:根据“PICOS”原则制定的纳入及排除标准如下。

    1.1.1纳入标准:①研究类型:随机或半随机对照试验,无论是否采用盲法或分配隐藏,语种限中、英文;②研究对象:黄褐斑患者,有明确公认的黄褐斑诊断标准,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例来源不限,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基线情况基本一致,具有可比性;③干预方法:试验组采用针灸治疗(疗法种类、选穴、刺激手法、疗程、针具材料不限)。对照组治疗措施包括:无干预(空白对照)、安慰治疗(假针刺)、西药(口服、外用或肌肉注射)。治疗组以针灸为主,与对照组采用相同的干预措施也予以纳入;④结局指标:以临床总有效率、皮损积分等为主要结局指标。

    1.1.2排除标准:①非随机对照试验;②针灸对照针灸的临床试验,针灸对照中药的临床试验,或干预措施中有混杂因素,如:针灸结合中药对比西药治疗的试验;③动物实验研究;④排除无法获取完整数据或数据明显错误的文献,综述或系统评价文献。若是重复发表的文献,则取发表时间最早的;若为翻译成英文的,则选取原始中文文献。

    1.2文献检索:计算机检索维普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CBM及PubMed,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6年10月。CBM和PubMed采取主题词和自由词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维普、CNKI、万方采用“黄褐斑”OR“肝斑”OR“黧黑斑”OR“面尘”为自由词进行全文检索,“针灸”为自由词进行二次检索。以PubMed为例,检索策略如下:((((((((((Melanosis)OR Melanoses)OR Melanism)OR Freckles)OR Freckle)OR Chloasma)OR Chloasmas)OR Melasma)OR Melasmas))AND(((Acupuncture Therapy)OR Therapy.Acupuncture)OR acupuncture)。

    1.3文献筛选与资料提取:由两名研究者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阅读文题和摘要,排除明显不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再进一步阅读全文决定是否纳入。如有争议,则通过讨论解决或由第三方裁决。提取内容包括:①文献基本情况:篇名、作者、发表年份、基线资料、样本量;②干预措施、疗程;③偏倚风险评价的关键要素;④结局指标:主要结局指标、次要结局指标、随访。资料表格提取完成后,由两名研究员交叉核对。

    1.4质量评价:本研究采用的Met a分析软件为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 Man5.2版软件。由两名研究人员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5.2版风险偏倚评估工具独立评价纳入RCT。内容包括:①随机分配方法;②分配方案隐藏;③盲法;④结果数据完整性;⑤选择性报告研究结果;⑥其它偏倚来源。按上述6条用“是”(低偏倚风险)、“否”(高偏倚风险)和“不清楚”(缺乏相关信息或偏倚情况不确定)评价。采用RevMan5.2软件绘制偏倚风險图。

    1.5统计学分析: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相对危险度(rate ratio,RR),连续性资料采用加权均数差(WMD),计算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首先采用两对纳入研究进行异质性检验,如果P>0.1且I2<50%,则认为纳入的研究结果间无统计学异质性,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如P<0.1且I2>50%,则认为研究间有统计学异质性,分析异质性来源,找出可能导致异质性的因素进行亚组分析。若亚组间存在统计学异质性而无法找出可能导致异质性的因素时,则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若异质性过大则采用描述分析,亚组中存在低质量研究时,采用敏感性分析。 (吴桂玲 周仲瑜 吴子健)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