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 > 2006年第4期
编号:11040208
下颌中切牙牙槽骨吸收的三维有限元应力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06年7月1日 陈 静 何惠明 凌 伟 付 钊
第1页

    参见附件(348KB,3页)。

    陈静 何惠明 凌伟 付钊 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修复科 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修复科 西安交通大学航天航空学院 西安交通大学航天航空学院

    【摘要】目的:研究下颌前牙正常牙周组织和两侧中切牙三种不同程度牙槽骨吸收后,轴向载荷和斜向载荷作用下,牙体组织的应力变化情况。方法:利用螺旋CT扫描的方法,采用图像处理和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321|123及支持组织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适当修改牙槽骨颈缘部位的形状,分别模拟中切牙牙槽骨2mm、4mm、6mm吸收,建立3种不同牙槽骨高度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在轴向载荷和斜向载荷下计算出牙体颈缘部位的VoniMses应力。结果:①在轴向载荷下:随着中切牙牙槽骨吸收的程度加重,其唇侧、舌侧应力极值逐渐增大,唇侧应力差值在6.8Mpa,舌侧应力差值在1.8Mpa。②在斜向载荷下:随着中切牙牙槽骨吸收的程度加重,其唇侧、舌侧应力值逐渐增大,唇侧应力差值在48Mpa,舌侧应力差值在19Mpa。结论:无论是轴向加载或是斜向加载,中切牙的应力值都随着牙槽骨高度的降低而增加,侧切牙的应力极值变化不明显,尖牙的应力极值较均匀。通过本实验给临床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并具有指导意义,为下一步联冠修复的优化选择奠定了良好基础。

    【关键词】 下前牙 牙槽骨吸收 三维有限元

    【分类号】R783

    下颌前牙牙槽骨吸收导致牙齿松动是口腔临床中的常见病。但目前为止对下颌前牙牙槽骨不同程度吸收后,牙体位移和应力分布规律尚少见研究。本文从生物力学角度出发,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对下颌前牙正常牙周组织和两侧中切牙三种不同程度牙槽骨吸收后,牙体位移和内部应力分布规律及
------
     [摘要]目的:研究下颌前牙正常牙周组织和两侧中切牙三种不同程度牙槽骨吸收后,轴向载荷和斜向载荷作用下,牙体组织的应力变化情况。方法:利用螺旋CT扫描的方法,采用图像处理和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321123及支持组织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适当修改牙槽骨颈缘部位的形状,分别模拟中切牙牙槽骨2mm、4mm、6mm吸收,建立3种不同牙槽骨高度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在轴向载荷和斜向载荷下计算出牙体颈缘部位的Von Mises应力。结果:①在轴向载荷下:随着中切牙牙槽骨吸收的程度加重,其唇侧、舌侧应力极值逐渐增大,唇侧应力差值在6.8Mpa,舌侧应力差值在1.8Mpa。②在斜向载荷下:随着中切牙牙槽骨吸收的程度加重,其唇侧、舌侧应力值逐渐增大,唇侧应力差值在48Mpa,舌侧应力差值在19Mpa。结论:无论是轴向加载或是斜向加载,中切牙的应力值都随着牙槽骨高度的降低而增加,侧切牙的应力极值变化不明显,尖牙的应力极值较均匀。通过本实验给临床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并具有指导意义,为下一步联冠修复的优化选择奠定了艮好基础。

    [关键词]下前牙;牙槽骨吸收;三维有限元

    [中图分类号]R7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06)04—0433—0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48KB,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