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人人健康》 > 2012年第6期
编号:12188008
关注丙肝
http://www.100md.com 2012年3月15日 《人人健康》 2012年第6期
     近日,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响水路一带有多例丙肝暴发事件,广东省卫生厅高度重视,派出专家组赶赴河源开展调查处置工作。2005年-2011年,河源市累计报告丙肝病例数位列广东省第15位,其中紫金县紫城镇2008年报告首例丙肝抗体阳性者病例,截至2012年2月18日累计报告242例。专家认为,紫金县丙肝抗体阳性者检出率与全省相比没有明显差异,但丙肝抗体阳性增长率近年有所上升,对报告病例需进一步进行病原学检测方可确诊。据国家和省、市联合调查组的调查结果显示,该县响水路段居民丙肝感染发病与紫城镇城东卫生站诊疗活动有关联,同时有部分病例可能与小诊所等基层医疗机构的注射、口腔治疗、静脉输液和母婴及性传播有关。

    丙肝的早期症状

    丙型病毒性肝炎(viral hepatitis C,HC)简称丙型肝炎或丙肝(HC),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主要通过血液传播途径,少数通过密切接触传播途径所引起的急性肝脏炎症,临床表现与乙型肝炎相似。

    ■丙肝症状一:急性丙肝

    急性丙型肝炎的临床表现一般较轻,少数患者以头痛、发热、四肢酸痛等症状为主,类似感冒,有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厌油、腹胀、肝区痛、尿色加深等。

    ■丙肝症状二:慢性丙肝

    轻度:病情较轻,可反复出现乏力,头晕,食欲有所减退,厌油、尿黄、肝区不适、睡眠不佳等,肝少大有轻触痛,可有轻度脾大。

    中度: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居于轻度和重度之间。

    重度:有明显或持续的肝炎症状,如乏力、纳差、腹胀、尿黄等,伴肝病面容,肝掌,脾大。

    ■丙肝症状三:重型丙肝

    2周内出现极度乏力,严重消化道症状、出现神经、精神症状、表现为嗜睡、性格改变、烦躁不安,昏迷肝性脑病等。

    丙肝的危害

    丙肝病毒对肝脏破坏是非常隐蔽的,很多丙肝病毒感染者的肝功能检查经常表现为正常,所以容易被漏诊。而人体一旦感染丙肝病毒,转化成慢性肝炎、肝硬化的几率比感染乙肝病毒要高。医学研究表明,丙肝的临床症状不明显,使人们忽视就诊,更容易因此耽误了治疗。久而久之,慢性丙型肝炎会逐渐缓慢地产生肝纤维化,发展至肝硬化,个别人还会发生肝癌。

    在丙肝慢性感染者里,如果不进行早期的及时治疗,大概有60%~80%的病人会发展成慢性肝炎。而慢性丙肝如得不到及时、正确、合理治疗,有10%~30%可发展为肝硬化。丙肝肝硬化患者中,又约有3%~10%可演变为肝癌。

    丙肝的传染途径

    一、性传播:由于人体精液和唾液中存在丙肝病毒,所以说丙肝是可以通过性进行传播的。

    二、血液及血制品传播:人体在输入被丙肝感染血液或血液制品后,同样可以传染丙肝。

    三、生活密切接触传播:研究数据表明,大部分患者都是通过生活密切接触传播,如日常生活中共用剃须刀、牙刷等都可以传染丙肝病毒。

    四、母婴传播:丙肝可以通过母婴进行传播。也就是说,假如母亲为丙肝患者,那么婴儿感染丙肝病毒几率约为10%。在母亲怀孕期间,就一定要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降低丙肝的传染几率。

    预防措施

    1. 对献血者进行抗HCV筛查是目前降低输血后丙型肝炎的重要措施。

    2. 管理传染源:按肝炎型别隔离患者,采用一次性医疗用品;宣传丙型肝炎防治知识,遵守消毒隔离制度。

    3. 切断传播途径:医疗器械一用一消毒,采用一次性医疗用品;

    4.严格掌握输血、血浆、血制品的适应症,保证血液及血制品的质量。

    5. 保护易感人群:用免疫球蛋白预防丙型肝炎有效,用法为0.06ml/kg,肌内注射。

    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如握手、拥抱、礼节性接吻、共用餐具和水杯、共用劳动工具、办公用品、钱币和其它无皮肤破损或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不会传播丙肝病毒,咳嗽、打喷嚏、蚊虫叮咬也不会传播丙肝病毒。

    治疗方法

    1. 急性丙型肝炎虽然有部分患者可以治愈,但对所有的急性丙型肝炎患者应给予积极治疗,因为急性期的疗效好。其治疗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休息、降酶、保肝、抗病毒及其他对症治疗,其中最主要的治疗当属抗病毒治疗。

    2.慢性丙型肝炎的治疗,目前国内外公认有效的治疗是干扰素治疗,同样应该早期治疗。临床上倾向联合用药。例如,干扰素加胸腺肽或干扰素加病毒唑片。根据病人具体情况采用综合性治疗方案,包括合理的休息和营养,心理平衡,改善和恢复肝功能,调节机体免疫,抗病毒,抗纤维化等治疗。

    饮食要求

    1.热量

    若无发热及并发症时,成人每日热能宜2000千卡左右。若有发热等情况时可供给热量2400千卡左右。肥胖者应根据具体情况适当限制热量、控制饮食,避免影响肝功能的恢复及脂肪肝的发生。

    2.蛋白质

    肝炎患者宜供给高蛋白质饮食,每日每千克体重l.5~2 克,全日蛋白质100~120克,蛋白质占总热能的15%~l8%。如有腹水而并无血氨增高的患者,每日每千克体重供给蛋白质2~3克。

    3.糖类

    宜占总热能的60%~70%,不宜过多。除饮食之外,不宜加服过多的葡萄糖和水果糖,特别是肥胖者。脂肪每日脂肪量为60克左右,或占总热量的20%以内。

    4.维生素

    当肝脏遭受损伤而发生肝炎时,常使许多维生素的吸收、代谢受到影响。故饮食中应注意供给维生素含量丰富的食物和含有多种维生素的食物。

    5.宜选择清淡、易消化的半流质食物或软饭

    食用减少胀气的食物。烹调方法宜多用蒸、煮、汆、烧、烩、焖、炖、卤等。, 百拇医药(秦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