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药杂志》 > 2015年第17期 > 正文
编号:12729866
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谈民族医药基础研究的特色与创新(2)
http://www.100md.com 2015年9月1日 《中国中药杂志》2015年第17期
     1894年朝医学创始人李济马所著《东医寿世保元·四端论》提出:“人禀脏理有四不同:肺大肝小者名曰太阳人;肝大肺小者名曰太阴人;脾大肾小者名曰少阳人;肾大脾小者名曰少阴人”。这种特有的“辨象论治”理论是基于人的骨骼、容貌、性情、易感症等因素建立的,后世医家临证时却常因主观因素的影响,出现辨象结果不同而产生疗效不同的现象。项目“朝医四象人的末梢神经活动电位的研究”、“SEP-PNAP在朝医体质辨象中的应用”认为少阳人多热体质,少阴人多寒体质,这种体质特点引起末梢神经生理、病理上的改变,导致末梢神经传导参数相应变化。因此项目通过测定“四象人”末梢神经动作电位和体感诱发电位,根据辨象结果,分析电生理学数据,从而掌握四象人的中枢-末梢神经系体质特征。项目将少数民族医学与现代医学紧密联系起来,具有明显的创新性,获得了评审专家的高度认可,其研究成果[5-6]还将有助于提高朝医辨象的准确率和治疗的有效率。

    2.2 来源于民族医学优势病种的特色和创新 现代医学难以治愈或疗效不佳的疾病,对于某些少数民族来说却可能是其优势病种,如藏医治疗肝胆、肠胃疾病、心脑血管病、风湿骨病,维医治疗白癜风、银屑病、妇科疾病 ......
上一页1 2 3 4 5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8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