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药杂志》 > 2014年第14期
编号:13124810
不同产地加工方法对江苏省东海县种植基地金银花质量影响的研究(3)
http://www.100md.com 2014年7月15日 《中国中药杂志》 2014年第14期
     由于金银花加工过程受热程度及干燥时间不同,绿原酸含量、液相指纹图谱、药材性状有明显差异。传统的自然晒干样品虽然液相指纹图谱相似度大于0.9,但绿原酸及木犀草苷含量最低,且干花色泽较差,同时考虑晒干方法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过程可控性差,不适合大规模种植基地使用。硫磺熏蒸阴干样品绿原酸及木犀草苷含量与烘房烘干法比较接近,但硫磺熏蒸样品指纹图谱在绿原酸峰前有个明显的高峰,其他干燥方法及对照中均未出现,分析原因可能是硫磺熏蒸样品中存有硫残留。2种杀青方法得到的药材绿原酸含量较高,但考虑杀青干燥制备过程中产生了可控性较差的成分,为了保证东海基地金银花药材与热毒宁注射液研究阶段使用药材的一致性,烘房烘干法得到的金银花样品绿原酸、木犀草苷含量、液相指纹图谱相似度均符合要求,故确定为江苏东海规范法种植基地金银花药材最佳的加工方法。

    [参考文献]

    [1] 梅全喜,毕焕新.现代中药理手册.第1卷[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96.

    [2] 中国药典.一部[S].2010:205.

    [3] 吕患成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01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