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药房》 > 202023
编号:13789888
中药煮散的历史沿革、制备工艺及药效学研究进展(1)
http://www.100md.com 2020年12月1日 《中国药房》 202023
     摘 要 目的:为中药煮散的进一步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中药煮散”“煮散”“历史沿革”“制备工艺”“传统饮片”“药效学研究”等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等数据库中组合查询2010年6月-2020年6月发表的相关文献,从中药煮散的历史沿革、制备工艺、药效学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09篇,其中有效文献34篇。煮散始于秦,兴于汉唐,盛于宋。中药煮散是中药材集约化、加工处理效率化、煎出药液高效化的一种中药剂型,同时又兼具散剂的特点。目前关于中药煮散的制备工艺多以有效成分含量为指标,考察因素多为粒度、温度和时间,且最佳粒度和制备工艺的评价标准不一,有待深入研究。与传统汤剂比较,煮散的有效成分含量和干膏率均高于饮片,虽疗效未见有明显差异,但中药煮散在节省药材、节约煎煮时间和增加煎出率等方面有明显优势。煮散既保持了中药传统汤剂优势又提高了煎煮效率,对其深入开发可为中药煮散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也可为精制煮散饮片的产业化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 中药煮散;散剂;汤剂;制备工艺;历史沿革

    中药煮散是把中药材、中药饮片等制成粗颗粒后与水共煎,丢弃药渣并留存药液所得的液体药剂[1-2]。“煮散”一词最早见于唐代孙思邈所著《备急千金要方》中的“续命煮散”“茯神煮散”[1],并在宋代受到了极大推崇,其药材粗颗粒的制备设备、加工方法和程序都更为丰富,用到了切、锉、杵、碾等不同于前期的制备方法,使得中药煮散得以飞速发展。煮散在节省药材、降低成本、提高药物有效成分煎出率等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其既维持了汤剂煎煮的特色,又优于汤剂;同时,煮散需要将药材制备成粗颗粒,粗颗粒的形态与散剂的形态相似,所以煮散也兼具散剂的特点。研究表明,煮散可节省1/3~1/2的饮片资源,可減轻患者的经济负担且更为环保,也便于药房包装调剂[2-3]。但近年来有关中药煮散的研究较少,已有研究大多围绕中药煮散的制备工艺、质量评价、药效学等方面,且多停留于基础研究阶段,关于煮散药材的适宜粒度、制备工艺、评价标准等尚缺乏完备的研究体系。基于此,笔者以“中药煮散”“煮散”“历史沿革”“制备工艺”“传统饮片”“药效学研究”等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等数据库中组合查询2010年6月-2020年6月发表的相关文献。结果,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09篇,其中有效文献34篇。现从中药煮散的历史沿革、制备工艺、药效学研究等方面展开论述,以期为中药煮散的进一步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支撑。

    1 煮散的文献记载及历史沿革

    “煮散”一词始见于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又名《千金要方》《千金方》),但最早出现煮散剂型的是我国湖南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西汉帛书《五十二病方》[4-5]。由此可见,在西汉甚至更早的时期(有学者认为煮散始于先秦[6])就有煮散剂型出现,并一直沿用至今。《五十二病方》中记载“入三指一最(撮)”“(舂)木臼中,煮以酒”等;东汉张仲景《金匮要略》中则记载“抵当汤为水蛭、虻虫、桃仁、大黄。右四味,为末,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渣,温服一升”等[4]。 虽然这些记载并没有明确提出“煮散”,但其制散、用散方式已初步具备了“煮散”的特征。历代煮散代表医籍见表1。

    煮散始于秦,兴于汉唐,盛于宋,而衰于明清[6]。煮散在宋朝的应用较为广泛,应用煮散的方剂也较多[5]:《妇人大全良方》中应用煮散的药方在总药方中占比高达66.0%;《小儿痘疹方论》中应用煮散的药方在总药方中占比为61.5%;《太平圣惠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两本医籍中应用煮散的药方在总药方中占比都接近于30%[5],详见表2。究其原由,一方面宋朝较为重视医药发展,我国的第一部药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就诞生于宋朝,医药相关领域的人才数量也大幅增加;另一方面,宋朝总体国盛民安、人口众多,尤其是军队较为庞大,军队中的用药需求增加,而当时的中药资源有限等[7]。明清时期,中药材资源日渐丰富,煮散的缺点逐渐暴露出来,如:煎出的药液较为浑浊;粉碎与过滤程序复杂;因需将药材或饮片进行粉碎,损坏了鉴别特征,增加了准确鉴别真伪的难度等[2-3]。明清后,药材逐渐私营化,饮片生产技术飞速发展,因饮片便于鉴别、形状美观被商人青睐,而煮散的混悬、糊化等技术层面的问题难以解决,故而慢慢衰落[2-3]。中药煮散的应用虽逐年减少,但是并没有遗失,许多“煮散汤剂”至今仍有沿用,如清代吴瑭《温病条辨》中的银翘散、元代朱震亨《丹溪心法》中的玉屏风散等[2]。

    2 煮散的制备工艺研究

    2.1 最佳粒度筛选

    将药材或者饮片制成粗颗粒是中药煮散的必要步骤之一,制备成粗颗粒不仅可以节省药材、增大药材与溶剂的接触面积,还可减少煎煮时间、增加有效成分的溶出[7]。不少学者围绕煮散最佳粒度展开了一系列研究:刘伟玲[8]研究了黄柏煮散的最佳粒度,确定了其最佳粒度为粗粉(24~65目);季宁平等[9]优选了细辛煮散粉碎的最佳粒度,确定细辛煮散最佳粒度是中粉(65~80目);王永等[10]开展了独一味煮散最佳粒度研究,确定了其最佳粒度为细粉(80~100目);邓广海等[11]优选了生附片煮散的最佳粒径,得到生附片的最佳粒径为5~10目;孙玉雯等[12]优选了厚朴煮散粉碎粒径,发现厚朴制成煮散的最佳粒径范围是过10目筛,且过80目筛的细粉量不得大于20%。由此可见,目前对于中药煮散最佳粒度的评价标准尚不统一,而且每一味中药的最佳粒度都各不相同,很难对其进行统一评价。

    2.2 单味药材及复方的煮散制备工艺研究

    谈静等[13]采用正交试验优化了苦杏仁煮散颗粒的煎煮工艺,以苦杏仁苷煎出量和干膏收率为评价指标,结合综合加权评分法考察了加水量、浸泡时间和煎煮时间对苦杏仁煮散颗粒煎煮工艺的影响,得到的最优工艺为:加12倍量水(mL/g),浸泡10 min,煎煮2次,每次12 min。呼梅等[14]同样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五味子煮散颗粒的煎煮工艺,以五味子醇甲煎出量和干膏收率为评价指标,结合综合加权评分考察了加水量、浸泡时间和煎煮时间这3个因素,得到最优工艺为:加20倍量水(mL/g),无需浸泡,煎煮2次,每次15 min。唐安玲等[15]建立了续断煮散颗粒的制备工艺,对续断煮散颗粒制备的影响因素(粉末粒度、成型加水量及干燥时间)进行了系统研究,确定了续断煮散颗粒的最优制备工艺为:取续断中粉(65~80目),按0.4 mL/g均匀喷水,充分混匀,采用挤出法制备成型,于80 ℃烘箱中干燥60 min,取出,整粒,即得。, 百拇医药(俱蓉 李响 朱向东 窦霞 李硕)
1 2 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