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药房》 > 20195
编号:13561309
雷公藤乙酸乙酯部位和水部位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3月1日 《中国药房》 20195
     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被喻为“不死的癌症”[1]。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为卫矛科雷公藤属植物,相关研究[2]发现,雷公藤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功能亢进性疾病具有很好的疗效。雷公藤的主要有效成分有二萜、三萜和生物碱三大类成分,但这些主要有效成分多数也具有一定毒性,如雷公藤甲素和雷公藤红素具有心、肝、肾、生殖系统和消化系统等毒性[3-5]。目前,雷公藤活性成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小极性部位[6-7],极性大的水部位未见相关报道,因此可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以丰富雷公藤化学成分。笔者在此基础上,采用MCI GEL-CHP 20P柱层析、C18反相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层析、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方法对雷公藤乙酸乙酯部位和水部位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核磁共振氢谱(1H-NMR)、核磁共振碳谱(13C-NMR)及理化性质对分离的化学成分进行结构鉴定,为进一步研究雷公藤的药效物质基础及其后续药理研究提供参考。

    1 材料

    1.1 仪器

    AVANCE核磁共振波谱仪(瑞士布鲁克公司);高分辨率电喷雾质谱(HRESI-MS)仪器(美国AB Sciex公司);1260 HPLC仪(美国安捷伦公司);ODS-A C18色谱柱(日本YMC公司) ......
上一页1 2 3 4 5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34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