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思考 > 坚信中医
编号:10538162
论中医是中和之医
http://www.100md.com 2004年9月7日 中国中医药报
中华文化是孕育中西医结合的土壤,中和二字之内涵,中国传统文化之核心精髓是中和,中医是中和之医,中医药发展,中医思考,中医现代化
     引 言

    笔者近日读到陈士奎先生发表在贵报上的《中华文化是孕育中西医结合的土壤》一文,颇有同感,然而觉得其文中一关键性论点“和合是中华文化思想的精髓”有失片面。应该说“中国传统文化之核心精髓是中和”才全面。因为从本质上讲,中是目的,和只是达到中这一目的的手段,而陈文所论之和合事实上只讲到和并未言及中。笔者提供一篇相关文章,欢迎中医同道批评指正。

    古人云:“师出有名”,“名不正则言不顺”。那么,溯本求源,中医从本质上讲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医学?中医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有何关系?中医为何会被称为中医?中医之中字暗藏了何种玄机?这些问题必须首先阐明。只有先认识了中医之本质,才能图谋中医之发展,才能为中医现代化献计献策,才能为中医现代化之路找准正确的前进方向。

    一、中和二字之内涵

    子思忧大道之学失其传而作《中庸》。《中庸》第一章言:“……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上述引文是关于中和二字较全面的最早阐释,揭示了中庸和中和之间的关系,认为中庸即中和,中庸之道即中和之道,二者只是名称不同,实质却是一样的。

    历代三教九流曾对中和二字有过不同理解。如儒家程朱认为“中者,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之名”,“不偏之谓中”,“中者,天下之正道”等。道家中派李道纯集儒、释、道三家中和之说著《中和集》,主张三教归一,强调守中等。佛家密宗特别强调修中脉等。普通老百姓则认为中庸之道(即中和之道)就是折衷调和之道等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23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