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华中西医杂志》 > 2003年第13期
编号:10400264
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护理
http://www.100md.com 《中华中西医杂志》 2003年第13期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06-8106(2003)13-2069-02

    肱骨外科颈骨折是指肱骨颈下2~3cm处的骨折,为骨松质与骨密质接壤处,常易发生骨折,以老年人较多见,亦可发生儿童与成人。本病多因间接暴力向上传至肱骨上段,作用于肱骨外科颈部而致骨折。治疗上多选用整复保 守治疗,在治疗上无移位的裂纹骨或嵌入型骨折不需整复,我科2002年下半年对20例患者的临床观察,现总结以下几点临床护理经验。

    1 体位要求

    患肢应置于屈肘90°位,前臂中立位。平时以托板悬挂胸前;卧位时,宜取半位。为防止肩部后伸,骨折向前成角度者睡眠时,应将患肢垫高,或将上臂固定在胸侧臂。外展型骨折,不可做患肢外展活动;内收型骨折不可做患肢的内收活动。

    2 患肢肿胀的护理

, http://www.100md.com     因肘部血管丰富,骨折后经拨伸、牵拉整复,往往在原有损伤的程度上加重其损伤,所以血肿严重,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放松外固定物保持正确体位,患肢用黄药水或自制药丹香酒湿敷,促进患肢血运循环,利于消肿。如出现张力性水泡者,可用无菌筒抽出液体,然后用凡士林油纱敷贴,上夹板时位置准备,扎带的松紧度要适宜。

    3 功能锻炼

    肱骨外科颈骨折是接近肩关节的骨折,周围肌肉比较发达,肩关节的关节囊和韧带较松弛,骨折后,局部血肿易与附近软组织发生粘连,骨折移位直接影响结节间沟的平滑,易与肱二头肌长腱粘连。若长期固定容易发生肩凝。所以,复位后即开始功能锻炼是非常必要的。

    3.1 内收型 复位后1周做握拳、屈肘、提肩活动。至2周时可做患肢的前屈,外展活动,但不能做后伸及内收活动。至3周时,不但可以做外展、前屈、也可加做后伸活动,并逐步加大活动范围。通常至第4周即可酌情解除外固定,此时可加做内收活动,并重复前屈、后伸、外展等活动,逐步加强肩关节运动,双臂前伸后展、弯腰划圈、旋转、手指爬墙、后伸摸背等。
, 百拇医药
    3.2 外展型 在复位后1周内可做握拳、屈肘、提肩活动。至2周时可做患肢的前屈、内收活动,但不能做后伸及外展活动。至3周时在做内收、前屈的基础上加做后伸活动,并逐渐加大活动范围。通常至第4周时酌情解除外固定,此时加做外展活动,并重复前屈、后伸、内收活动,逐步加强肩关节活动。功能锻炼不可操之过急,尤其是对年老的患者,活动量应逐渐加大,且应从由护士帮助患者做被动练习开始,练功一般每日2~3次。

    4 心理调护

    突然而来的意外事故造成的骨折,病人会很紧张,尤其对功能锻炼会有顾虑,因此护理人员要仔细观察病人的情志变化,耐心讲解功能锻炼的重要性、方法并指导病人正确锻炼,以解除其顾虑而能积极锻炼以配合治疗。

    5 家庭护理

    (1)合理安排以富含维生素及钙质的饮食为好。(2)增加日照时间,如为冬季日照不足可适当补充维生素D或鱼肝油以促进钙质吸收。(3)出院后的功能锻炼方法同前;(4)注意患肢夹板的位置及松紧度,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5)注意患肢血运情况,如发现患肢夹板压迫的部位疼痛,或暴露在远端的手指发绀或发白均应及时就医。(6)维持功能位置,体位要求同前。

    作者单位:362000福建省泉州市正骨医院

    (编辑秋 实), http://www.100md.com(徐宝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