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女性保健 > 保健信息08
编号:10119840
为何“好事”变成精神病
http://www.100md.com 2002年3月7日 《健康时报》 2002.03.07
     汤世明

    一位母亲来信说,她有一个19岁的女儿,14岁来初潮,现被月经闹得“神经兮兮”的,仅去年就已经四进心理病房,原因是每次“好事”来潮的前几天,出现情绪不安、容易激动,且心慌、失眠。月经一开始她就表现自言自语、思维松散、行为冲动、时哭时笑,有时将茶杯等物从四楼摔下,或卖弄风情,住院十天后恢复如常。去年发作四次,均出现在月经前,月经开始后约7天停止。

    月经是女性周期性子宫内膜脱落出血的现象,在极少的女性朋友中,还可以伴有按月出现的精神异常情况,精神医学上称之为“月经性精神病”或“周期性精神病”,其约占女性住院患者的0.4%~1.1%,好发于未婚者,年龄一般在18~20岁之间。

    追溯缘由,目前认为是肝脑内稳态紊乱和神经内分泌障碍所致。本病大多突然发作,部分可出现头痛、口干、失眠等前驱症状,数天后可以出现意识混乱、片段的幻觉妄想、紊乱性兴奋或抑制、情感状态的交替等精神症状,一般在经前数天开始,半月内好转,可伴有出汗、尿频、恶心等自主神经症状。

    本病治疗上主要是控制行为紊乱和改善情感状态,如肌肉注射氟哌啶醇等抗精神病药,或使用还能缩短发作的电休克治疗。另外,睾丸酮、黄体酮、甲状腺素、谷维素及碳酸锂可以预防其复发,建议维持治疗两年,不要中途停药。缓解后对工作学习、恋爱婚姻等方面有心理负担过重者,建议选择时机进行心理咨询。 (汤世明),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