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18.07.06
编号:73987
清华招生测体质是远见之举
http://www.100md.com 2018年7月6日 生命时报 2018.07.06
     2018年,清华大学在自主招生测试中给体质测试成绩优秀者降5分录取的做法赢得了广泛赞誉,也再度引起了人们对青少年体质及我国体育教育的关注。

    清华大学历来重视体育,很早就提出了“无体育、不清华”的口号。从1998年起,清华大学每年进行男生3000米、女生1500米测试;2011年,清华大学自主招生率先进行体质测试; 2017年,清华要求学生不会游泳不能毕业。清华大学作为我国顶尖高等学府,其做法具有导向意义,可引领全国众多高校加强对体育“育人”的认知。体育是教育的一部分,除了强身健体以外,还能培养完整的人格。

    虽然我国自1985年就开始进行学生体质测试,但近年来学生体质出现连续下滑情况,已经到了必须采取强制手段的地步。我国学生体质差的根源在于“应试教育”,学生成为考试机器,沉迷于题海战术,“阳光体育”以及“每天锻炼一小时”自然也就成为了口号。

    2007年和2014年教育部曾经出过狠招,要求建立健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管理制度,体质测试成绩列入学生档案,体质健康测试情况将作为高等学校学生评优、毕业考核或者升学的重要依据。毕业时,学生测试成绩达不到50分者按结业处理。在清华大学,虽然体质测试成绩与毕业证无关,但体育成绩与学位证挂钩的做法已经延续了100年,本科生任何一个学期的体育课成绩不合格,学校都会扣留学生的学位证书。

    大学的教育宗旨是“以人为本”,教书育人。健全人格、强健体魄,才能让学生全面发展。体质是人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健康素质更是今后人生的基础。要彻底扭转我国学生体质下滑的势头,需要从政策上进一步强化对体育的重视,需要从大众健康教育角度去进行大力宣传,以培养“终身体育”的理念,让老师、家长和学生充分认识到,运动的目的不仅是为考试加分,而是为人生加分。▲, http://www.100md.com(西安体育学院健康科学系教授 苟 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