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生命时报》 > 2018.05.11
编号:74987
发现“肝占位”先别慌
http://www.100md.com 2018年5月11日 生命时报 2018.05.11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肿瘤内科主任医师 葛宁灵

    门诊中,经常会有就诊者或家属拿着一份超声报告单,忧心忡忡地问我:“医生,超声说我有肝脏占位,我是不是得了癌症啊?”“医生,这是我爸的检查单,说肝里长了个东西,我怕是癌,不敢带他来看,先来咨询您一下。”看到“肝占位”这3个字,几乎每一位患者都充满了不安和恐惧,有些人甚至因此影响到了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肝占位”究竟是何方妖怪呢?通俗地说,“肝占位”就是肝脏里长了东西,占据了一部分正常肝脏。这个“东西”有很多种类,有些不痛不痒,毫无感觉,如果不检查,可能永远都不会发现,对健康也没有影响,称之为“良性肝脏占位”;有些则会迅速长大,破坏肝脏的正常功能,甚至还会转移到身体其他部位,对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威胁生命,称为“恶性肝脏占位”。

    良性肝占位包括肝囊肿、肝血管瘤、肝硬化结节、肝腺瘤、肝脓肿等。其中,血管瘤是最常见的良性肝脏占位,一般生长非常缓慢,不会恶变和转移。生长缓慢或较小的血管瘤甚至可能没什么症状,也不需治疗,有症状的可手术切除或做栓塞术使瘤体缩小。

    肝囊肿也是常见的良性占位,病因尚不清楚,有先天性和遗传性,有些家族中好几个人都会检查出肝囊肿。一般生长缓慢的囊肿不需治疗,定期检查超声和肝功即可,但生长较快或出现明显不适者,建议做进一步检查,如CT、核磁等,根据情况进行穿刺引流治疗或切除手术。

    肝硬化结节和肝腺瘤则需引起警惕,虽然不属于恶性占位,但二者都有一定恶变可能。有肝硬化结节的患者建议定期随访,每6个月做肝脏超声和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查,如疑有癌变,立即做增强磁共振或CT明确性质,并接受相应治疗。若确诊肝腺瘤,应考虑手术切除。

    恶性肝占位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前者最常见的是肝细胞肝癌和肝内胆管细胞癌,常统称为原发性肝癌。继发性恶性肝占位是指其他组织器官发生的恶性肿瘤转移到肝脏内形成的肿瘤,即转移性肝癌。还有少数肝肿瘤的性质介于良性和恶性之间,生长速度非常缓慢,可以长期带瘤生存,如肝脏上皮样血管内皮瘤。

    发现“肝占位”后,首先建议患者做肝脏增强磁共振或CT,以判断其良恶性。还可做血液学检查、血生化和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查辅助诊断。若通过上述检查仍不能确定良恶性,没有禁忌证的情况下可进行穿刺活检,获得病理学确诊,这也是我们常说的诊断“金标准”。它除了可以明确良恶性,还能帮助确定肿瘤的细胞类型,对治疗有指导作用。

    总之,“肝占位”并不是“癌”的代名词,查出来不必惊慌,更别病急乱投医,一定要及时到正规医院的专科就诊。▲,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