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四季保健 > 概述
编号:12362720
立春时节肝气旺(节气养生)
http://www.100md.com 2013年2月5日 生命时报 2013.02.05
     晚睡早起放宽心 多吃萝卜常通风

    开栏的话:早在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就指出,“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意思是说,人的生理变化与自然界的变化息息相关。因此,养生保健必须顺应季节的变化,随着不同节气的到来,在起居、饮食、情志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从本期开始,“中医养生”版将为您依次讲解各个节气的保健养生常识。

    2月4日是一年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立春又称“打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标志着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春天已经到来。

    在起居方面,人们要顺应自然界阳气生发的规律,适当晚睡早起,少睡懒觉,积极参加晨练(注意避开空气严重污染的日子)。在情志调养方面,《黄帝内经》提到了“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也就是要时时保持善良、宽容的心境,如此才能与春季的“生”气相应,对养生保健有莫大的好处。

    在饮食上,立春这天,民间有“咬春”的习俗。《燕京岁时记》记载:“打春即立春,是日富家多食春饼,妇女等多买萝卜而食之,曰咬春。”白萝卜具有清热生津、理气、消食化痰的作用,生吃偏于清热生津,煮熟偏于行气消食,春季食用,可用来防治痰多咳嗽、咽痛、伤食腹胀、便秘等病状。春饼中的豆芽、韭黄等也都是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的时令芽菜,对促进人体阳气的生发很有益处。

    春季“肝气”旺,会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因此,脾胃弱的朋友春季要多吃山药、大枣、莲子粥,来控制过旺的肝气,预防慢性胃病及慢性肝炎导致的胃胀等症状的加重。立春过后,紧接着就是春节,平日脾胃不好的人,一定要饮食清淡、适量,尤其应忌食羊肉等热性食物或海鲜等发物,以免故病复发、加重。

    在疾病防治方面,俗话说,“百草回生,百病易发”,初春气候变暖,各种细菌、病毒大量繁殖,传染病进入多发季节,此时应注意多开窗通风,流感高发时节少到人群密集的场所去。春暖乍寒,气温起伏明显,过早减衣容易导致流感、肺炎等呼吸道疾病的发生,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也可能加重,甚至诱发中风。体弱的儿童则容易感染白喉、百日咳、猩红热、感冒等疾病。所以,一定要注意“春捂”。

    《养生论》说:“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下,至夜卧时,用热汤下盐一撮,洗膝下至足方卧,以泄风毒脚气,勿令壅滞。”就是说,春天早上梳头、晚上用淡盐水泡脚,能促进人体气血运行,保健防病。希望保养头发、促进睡眠的朋友不妨一试。▲, 百拇医药(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 罗卫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