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内分泌科 > 糖尿病 > 保健与护理
编号:11969221
糖友过冬八项注意 等
http://www.100md.com 2010年12月31日 《生命时报》 2010.12.31
糖友过冬八项注意
喝全脂奶防糖尿病

     糖友过冬八项注意

    对体弱的人来说,冬天是个“坎儿”。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内分泌科田慧教授提醒广大糖友,到了数九寒天,保健工作一定要做好,这样才能健康快乐地迎接下一个春天。

    晨练很不可取

    很多中老年人都有晨练的习惯,但专家指出,“闻鸡起舞”其实是不科学的,特别是糖友在冬天就特别不适宜。原因有三:一是早晨气温很低,导致人体产生应激反应,使得血糖升高;二是清晨吃饭前锻炼,有低血糖风险;三是寒冷会使血管骤然收缩,易诱发脑卒中。适宜的户外锻炼时间是吃过早饭、太阳出来以后。

    取暖要防烫伤

    天冷了,中老年人容易手脚冰凉,很多人选择暖水袋、暖手宝等御寒工具。田慧教授说,每年因为局部取暖导致烫伤的糖友不在少数。由于糖尿病患者多伴有神经病变,对温度不敏感,烫伤了常不自知,由此引发的足部伤口不愈等问题非常麻烦,严重的甚至发展到截肢的地步。
, http://www.100md.com
    泡脚水用手试

    睡前用热水泡脚是个好习惯,特别是冬天,能促进血液循环、帮助御寒。但基于糖友脚部对温度不敏感的原因,专家提醒,一定要用手试水温,最好用手腕去试。水温不要超过40摄氏度,时间不要超过30分钟。泡完要用干毛巾把脚擦干,特别是脚趾缝。

    多动少吃控糖

    糖友冬天的血糖水平往往较其他季节高,这和气温低引发人体代谢降低、活动少等因素有关。田慧教授建议,如果血糖稍高,可以适当增加室内运动量(散步或肢体操),或者适当减少饭量,如晚饭少吃半两。如果这样仍难控制血糖,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降糖药量。

    变天了测血糖

    冬日气温时常变动很大,动辄大风降温10摄氏度以上。对于广大糖友来说,这种变化很可能带来血糖波动。因此,专家建议,遇到气温骤变或生活方式调整,如增加运动量、减少饭量等,要密切监测血糖,以掌握病情变化。
, 百拇医药
    防感冒要切记

    感冒是加重糖尿病病情的重要因素,特别是老病号,一次看似不严重的感冒很可能让病情急转直下。田慧教授说,广大糖友可通过4个方法防感冒:1.平时练习深呼吸,促进全肺运动;2.坚持全身运动,增强体质;3.天冷出门前戴好口罩、帽子,避免呼吸道受到突然刺激;4.居室注意通风,但不宜将室温降得过低。

    天冷莫忘喝水

    天气冷,人容易跑厕所。很多老年人冬天怕麻烦,或由于活动少、出汗少,就不爱喝水。专家说,糖友必须保证足够的饮水量,女性每天不少于1000毫升,男性不少于2000毫升。每天早上一起床就要开始喝水,白天多喝,晚饭后少喝,但夜间起夜后要补喝。

    谨防皮肤干燥

    冬季天干物燥,常出现皮肤瘙痒,糖友因此引发神经性皮炎甚至湿疹的不鲜见。专家指出,糖友冬季一定要预防皮肤干燥,特别是小腿、双脚,以免破口、皲裂。洗澡、洗脚后须涂抹护肤乳,好好保护皮肤这道重要的防线。▲
, http://www.100md.com
    (张彤)

    

    好大夫信箱

    糖尿病患儿要补维生素吗

    北京读者刘女士问:我家儿子是2型糖尿病,市场上的维生素营养制剂,绝大部分都是成人型,少量的儿童型基本上都加了糖。请问糖尿病患儿如何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北京市房山区第一医院内分泌科孙海燕主任医师答: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期,在药物治疗的同时,一定要注意饮食的调整。人体所需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在食物中都存在,如果均衡饮食,一般情况下不会缺,不用额外补充。如果孩子出现不适,须到医院检查,必要时做相应补充。▲
, 百拇医药
    怎么诊断糖尿病肾病

    山东读者王先生问:想知道是否有糖尿病肾病,查“快速微量尿白蛋白/肌酐比值”检查是否足够?诊断糖尿病肾病的标准是什么?

    海军总医院内分泌风湿科郭启煜教授答:判断糖友是否发生了糖尿病肾病,“尿白蛋白/肌酐比值”是一个非常好的指标。其正常范围为:男性22—220毫克/克,女性31—220毫克/克。如果仅一次结果不正常,不一定就是糖尿病肾病,应在3个月内重测以明确诊断。▲

    孩子老偷吃可能血糖低

    河北读者陈女士问:我的孩子快5岁了,有1型糖尿病。他不懂事,总是是背着家里人偷吃零食。我真是拿他没办法,请专家给出点主意。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李子凤副主任医师答:吃零食有时是出于生理需求——饥饿、血糖偏低等;有时是心理需求——咀嚼的乐趣、条件反射等。建议多询问孩子是否感觉饿,观察孩子是否有血糖偏低的表现,如愣神、萎靡、烦躁、不安等,并分析症状与前一餐的时间间隔,再配合血糖检测,就能大致判断是否存在低血糖。如果是血糖低造成的,应适当加餐,但控制好摄入总量。如果是心理原因,家长应和孩子充分沟通,主动询问孩子的感受,并准备一些甜味剂、代糖品的零食,适当满足其心理需求。▲
, http://www.100md.com
    

    牙齿有多脏,血糖就多高

    一旦被诊断2型糖尿病,人的生活方式就要发生很多改变,包括注意饮食、多参加体育锻炼、严格监测血糖等,目的是让病情不至于恶化。但糖尿病人往往忽视一点,那就是保持口腔卫生。美国《糖尿病健康》杂志撰文指出,口腔不卫生,会导致血糖难以控制,且易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一项针对800名糖尿病患者进行的调查发现,66%的2型糖尿病患者自从确诊以来,没有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如每日刷牙、冲洗牙缝间污垢和定期洗牙。当问到“哪些口腔卫生措施对控糖和预防并发症有效”时,只有60%的病人说是冲洗牙缝污垢和定期洗牙。20%的受访者认为,刷牙时口腔稍微出血并不碍事。
, http://www.100md.com
    研究者认为,以上调研结果表明,糖尿病患者对口腔卫生的重视远远不足。专家指出,牙齿不清洁,会导致牙龈疾病,其引起的炎症会向全身蔓延,引发胰岛素抵抗、胆固醇水平升高和C反应蛋白水平上升。糖尿病人即便其他预防保健措施做得非常到位,但忽视了口腔卫生,也会使病情恶化。据介绍,糖尿病人若患上如牙周炎,会导致咀嚼时疼痛、牙齿松动,最终使牙齿脱落和血糖难以控制。另外,糖尿病人还易患上龋齿、骨质疏松等病症。因此,专家呼吁,鉴于口腔卫生对全身的影响,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提高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全面维护口腔清洁。▲

    (王喜瑞)

    

    喝全脂奶防糖尿病
, 百拇医药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美国一项最新研究表明,摄入全脂奶制品能预防2型糖尿病,最多可将糖尿病风险减少62%。

    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医学院的专家对3700多名志愿者长达20年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志愿者的血糖水平、血脂水平、C反应蛋白水平、反式棕榈烯酸水平和饮食信息均记录在案。研究结果显示,反式棕榈烯酸水平越高的人,身体脂肪较少,“好胆固醇”的水平较高,总血脂水平却很低。这些人体内反映感染水平的C反应蛋白较少,胰岛素抵抗不明显。更重要的是,反式棕榈烯酸水平最高的人,糖尿病风险能降低62%。

    研究者称,反式棕榈烯酸是一种天然的反式脂肪酸,多见于奶制品,如牛奶、奶酪、黄油和酸奶中,它能对2型糖尿病起到预防作用。值得一提的是,全脂奶制品中的反式棕榈烯酸含量比脱脂牛奶要高。一般来说,每天应摄入750—1250毫升为宜。美国糖尿病学会(ADA)的苏·科克曼博士表示,此项研究表明,全脂奶制品对健康有益,但是鉴于全脂奶制品的热量及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大家不必盲目增加摄取量,还是应该在保证总热量的前提下适当食用。上述论文发表在最新出版的美国《内科学年鉴》上。▲

    (冯国川)

    ,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