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796755
老爸老妈很孤独
http://www.100md.com 2009年8月28日 《生命时报》 2009.08.28
     10年前,陈红的一曲《常回家看看》让很多为人子女者心头一酸,很多人终日在外奔波,却忽视了家里老爸老妈对子女的期盼。10年后,这一问题依然让人们觉得很无奈。日前,某媒体做的一项调查显示,你在养老问题上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什么?67.5%的人表示生活工作压力大,照顾父母力不从心;52.9%的人和父母生活在两地,无法把他们接到身边照顾。这一矛盾如何解决?我们的老爸老妈怎样才能不孤独?《生命时报》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专家。

    父母们的孤独与期盼

    住在北京郊区的王妈妈只有一个女儿。女儿在城里上班,买了房,成了家,最近又有了孩子,一下子变得十分忙碌。以前每半个月能回家看她一次,现在一两个月都难得见上一面。王妈妈身体不好,没法帮女儿带孩子,只好整天盼着她周末带小外孙回来住上一晚。可是随着女儿产假休完,重新开始上班,渐渐地,连电话都打得少了。王妈妈每次给她打过去,听到的第一句话肯定是“我忙死了”。最近,又是一连两个星期没接到女儿的电话,王妈妈告诉记者,她对女儿和外孙想得厉害,晚上经常睡不着,想给她们打电话,又怕女儿太忙,好几次拿起电话又放下,放下再拿起来,犹犹豫豫不知该不该打。
, http://www.100md.com
    和王妈妈比起来,远在重庆的吴妈妈算是利用“高科技”手段,缓解了对儿子的思念之苦。吴妈妈是单亲家庭,儿子大学毕业后留在北京上班。为了每天能和儿子说两句话,从没摸过电脑,甚至连拼音都没学过的她买了台电脑,从bpmf学起,硬是学会了拼音输入法。现在,吴妈妈每天早晨起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登录MSN,用一根手指一个字母一个字母费劲地在屏幕上敲出几个字来,问问儿子早饭吃了没有?白天儿子工作忙,常常是吴妈妈和他说10句话,也得不到一句回答。但她还是会等到晚上八九点钟,问问儿子晚饭吃了没有,提醒他早点休息,才下线,等着第二天的“相聚”。

    父母们的孤独与期盼,子女们并非完全不了解。调查显示,有83.7%的人认为,“给予父母更多精神关怀”已经代替物质赡养,成为新时期“孝”的首要标准。“尽量陪在父母身边,照顾父母”,也是“孝”的标准之一。然而,在现实中,这往往难以实现。

    子女感觉压力太大
, http://www.100md.com
    采访中,很多独生子女告诉记者,对于即将到来的养老问题,他们忧心忡忡。其中,有人为了陪伴父母放弃了到异地求学或工作的机会,还有人因为父亲患重病,不得不中断了国外的学业。

    对此,南开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李建民指出,虽然独生子女感觉养老压力大,但实际上,目前他们的父母基本都在50—60岁之间,身体状况一般较好,所以养老还不是主要问题。再过十几或二十几年,这一问题会变得越来越突出。

    日前,上海财经大学发布的“2009上海万名老人养老需求”调查报告显示,“居家养老”仍是上海老年人在养老方式上的第一选择,72.8%的老人表示喜欢与子女一起住或住在子女附近,乐意去商业性老年公寓和社区日托的仅占1.9%和1.6%。常建民说,随着父母年龄越来越大,随子女到异地居住成为他们无奈的选择。这时候,他们就会发现,有很多地方非常不方便。比如医疗保险,现在就有很多有慢性病的父母,因为在异地拿药无法享受医保,所以没法长期随子女居住。即使不用经常拿药,老年人也会觉得看病报销很不方便。据了解,今年4月公布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中,虽然已加入了“建立异地就医结算机制,探索异地安置的退休人员就地就医、就地结算办法”的内容,但由于目前我国的医疗保险主要是以县市级统筹为主,远没有实现全国的水平,每个统筹单位的政策不一,造成异地就医非常困难的现状。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尚需时日。
, http://www.100md.com
    此外,还有旅游,如果老人想去国外或港澳旅游,办签证或通行证,目前还得回原籍,非常不方便。另外如住房,老人的公积金可否在异地买房时使用,都是问题。李建民说,要防备即将到来的养老危机,政府不仅应致力于解决这些问题,还应建立一个完善的社会服务体系,对那些无法和子女生活在一起的老人提供家庭照料,或者建立专门方便老人购物、就餐的地方,完善养老院,多成立些老年文化大学等等,让他们既可以购买物质服务,也可以在精神上得到满足。

    孤独是老人自杀的头号杀手

    当养老问题还没有真正到来之前,李建民认为,解决独生子女离开后,其父母所产生的心理危机,是当务之急。最近,广州一项调查显示,退休老人有四成出现抑郁症状,七成左右都感到孤立无援。而我国每年有10万名超过55岁的老人自杀。今年,全国首条老人求助免费热线开通后,发起者之一首都经贸大学教授徐坤表示,老年人自杀的头号杀手是孤独。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王大华博士指出,当子女离巢,家长们猛然间丧失了关怀对象,就容易导致心理失衡。“突然的空巢常常会带来孤独、焦虑、迷茫、抑郁等负性情绪,而且可能伴随一些躯体症状,如失眠或肠胃功能紊乱等。如果父母们一直无法调整生活重心、找到新的生活目标,这些症状会持续下去,可能导致抑郁症等心理疾病。”
, http://www.100md.com
    其实,人都是有自愈能力的,当父母们适应了生活的改变,重新找到生活目标,就会恢复心理上的平衡。王大华建议,对于子女的离开,老爸老妈们应该提前做好心理准备,不要把它想得太严重,要想到孩子大了总归要离开,这时候,应该为自己做点什么。中国心理学会副秘书长、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韩布新说,父母们可以趁此机会重新调整一下家庭关系。首先就是夫妻关系。以往双方把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了,现在则可以像谈恋爱时一样,看场电影,或者出去旅游。重新回到二人世界对于夫妻关系更上一个台阶,是个很好的机遇。其次是亲子关系,孩子离开后,父母反而可以更清楚地审视和他之间的关系,让以往因督促学习而致紧张的状态恢复正常。此外,王大华指出,养宠物、多锻炼、交朋友、参加社区活动,都是父母们重新找到生活目标的方式。当然,子女的沟通也非常重要,一是沟通频率要高,至少应每周打一次电话,不要以太忙为借口忽视了。二是要有耐心,花点时间倾听父母的唠叨,最好主动说点家常事。

    韩布新最后指出,我们要相信人自身的调节能力,老爸老妈们不是弱者,相反,他们都是自立、自强、健康、有尊严的,早晚有一天会摆脱孤独感,接受子女离开的现实,活出自己多姿多彩的人生来。▲, http://www.100md.com(本报记者 张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