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doc资料 > 最新03 > 正文
编号:11713708
第14讲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进 .doc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48kb)。

    机械通气治疗呼吸衰竭的进展

    钮善福

    机械通气应用于临床已有60多年的历史。近十多年来,由于高科学技术(流量、压力、容积、气体分析等换能器及电子计算机等)应用于呼吸衰竭(呼衰)病理生理、呼吸机及其机械通气的生理学效应研究,从而使呼吸监护和呼吸机的性能不断完善。人们在实践中更认识到,机械通气治疗呼衰的成败与呼吸机性能有关外,更重要的是医务人员能掌握患者的病理生理的变化,合理地应用机械通气,改善纠正患者缺氧、CO2潴留和酸碱失衡,拯救患者生命。患者一般不致死于呼衰,而死于严重感染得不到控制的多脏器功能衰竭和机械通气的一些并发症,如容积气压伤等。但应指出机械通气,由于改善了患者心、脑、肾、肝等脏器供氧和机体内环境,为其功能恢复创造条件,抢救了不少垂危病人。

    一、机械通气选用(Selection of mechanical ventilation) 机械通气是借助呼吸机建立气道口与肺泡间的压力差,给呼吸功能不全的患者予以呼吸支持。以往认为,当患者呼吸极度微弱、昏迷、甚至到呼吸停止,才作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机械通气。这就延误抢救时机,造成重要脏器损害,使疗效差、恢复慢,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近年来国内外开展无创性机械通气技术[1],如面罩正压或体外负压通气,为呼衰的及时抢救和预防康复创造条件。

    (一)负压通气(Nega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目前体积小,较轻便的胸甲式或胸腹雨披式负压呼吸机,应用于神经肌肉[2]和胸廓畸形疾患的慢性呼衰取得较好疗效。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慢阻肺)缓解期和急性加重期呼衰患者[3],经治疗后,能缓解呼吸肌疲劳、增加吸气肌力量和呼吸肌耐力,动脉血气有改善。亦有报导用于急性肺损伤[4],增加功能残气量,部分萎陷肺泡复张,改善通气血流和减少肺内分流,提高PaO2和心输出量(多于正压通气),改善组织缺O2。因符合生理功能,若今后有进一步改进,会取得较好疗效。

    (二)正压通气(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1.面罩机械通气(face mask ventilation) 由于提高压力、流量传感器触发灵敏度,加上鼻、口鼻面罩及其固定头帽的改进,使其死腔变小,密闭性能大为改善,从而提高了机械通气的同步性能和依从性。减少鼻面部皮肤压迫伤;减少了创伤性的气管插管或切开给患者带来痛苦和导管阻塞、呼吸道反复感染等并发症。[5]

    鼻罩机械通气具保留上呼吸道的加温加湿和滤过功能,适用于患者神志清、能闭嘴呼吸。鼻罩比口鼻面罩更易耐受,张口呼吸者应改为口鼻面罩机械通气。呼吸道分泌物多者对口鼻面罩通气有一定影响,可用纤维支气管镜吸出分泌物,以利呼吸道通畅;还可因吸气过短或流量过大,患者欠配合,产生口腔压力大于30cmH2O,使气体进入食道、胃、引起腹胀影响通气。

    面罩机械通气应用于呼衰的治疗、预防和康复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1)预防呼衰 对一些需作上腹或胸部手术的有肺功能明显损害、年龄超过70岁或肥胖的患者,术前面罩机械通气适应、术后作支持,以预防呼衰发生和减少术后肺炎、肺不张并发症,有利早日康复。

    (2)康复治疗 对有缺O2,伴CO2潴留的慢性阻塞性肺病缓解期患者进行面罩机械通气,可使疲劳的呼吸肌得到休息,减少夜间低通气症。现有小型的呼吸机,可逐步向家庭机械通气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亦为因感染发生急性失代偿性呼衰治疗创造条件。

    (3)治疗急性呼衰 经面罩机械通气是国际上90年代治疗慢阻肺轻中度急性呼衰取得的主要进展,其疗效达60~80%[5][6]。对重症慢阻肺呼衰者[7],我们从实践中体会到面罩(口鼻)机械通气应用得当,在昏迷患者亦可取得较好疗效[8]。其理论基础为COPD呼衰的发展相对缓慢,血液缓冲系统起作用外,肾脏可取得一定代偿;长期缺氧,患者红细胞和循环血流量增加,血流重新分布,增加重要脏器对缺O2的耐受能力,COPD缺O2主要与通气血流比例失调有关,低浓度O2就可纠正缺O2;根据肺泡通气(VA)与PaCO2呈反抛物曲线,应注意的是在VA甚低时,只要VA稍有增加或减少,则PaCO2会明显下降或上升。如PaCO2<70mmHg,VA较有增加,PaCO2仅轻度下降;而PaCO2>80mmHg,VA或VT的轻微升高,可导致PaCO2较明显下降;当PaCO2从120mmHg降至80mmHg需增加VA400ml,如RR20次/分,仅需增加潮气量20ml,所以对重度CO2潴留的患者,轻度的压力升高,即可使CO2显著下降,pH上升至较安全水平,所以可允许患者适应面罩机械通气。

    对突发性非感染性危重哮喘呼衰患者,经面罩机械通气可取得良好疗效,亦为顽固性支气管痉挛呼衰患者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创造条件。

    在急性肺损伤或ARDS患者,其自主呼吸强,神志清醒,能较好地配合吸入高浓度氧的面罩通气,非感染原因所致疗效较好,而感染所致的ARDS应建立人工气道机械通气。在心肌梗塞、肺栓塞、肺水肿所致的呼衰,面罩进机械通气亦可取得好的疗效。

    2.气管插管或切开机械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 through endotr-

    acheal intubation and tracheostomy) 对病情严重,有明显精神症状,呼吸道有大量分泌物,无法配合的严重感染性哮喘、感染性ARDS患者,应用带组织相容性好的高容低压气囊气管导管作鼻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对粘膜损伤小,可较长期保留。患者肺功能极差,反复发生呼衰,分泌物多,机体极度虚弱的高龄患者,需长期机械通气支持,作气管切开长期留置气管套管机械通气。

    二、合理应用机械通气模式(Reasonable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Ventilation Modes)

    (一)慢阻肺呼吸衰竭(respiratory failure of COPD)慢阻肺呈高气道阻力,高VD/VT、高FRC和高呼吸功消耗等特点。在缓解期为慢而深的呼吸,当呼吸道感染引起失代偿急性呼衰时,虽呼吸中枢驱动增强,P0.1可达健康者的5倍,因呼吸器官的机械阻力显著增加,呼吸功增加促使呼吸肌疲劳,加上呼吸中枢对缺O2和CO2的敏感性反应性减弱,变浅快呼吸,加大VD/VT的比值,肺泡通气量进一步减少,缺O2和CO2潴留更为严重,发生失代偿性的呼吸性酸中毒。慢阻肺急性呼衰时,必须监测其呼吸形态和动脉血气的变化。

    慢阻肺进行机械通气过程中[9][10][11],应避免产生肺动态的过度充气,减少对血液动力学影响和通气机肺损伤。呼吸频lk率<20次/分,呼气延长>2秒,吸入胆碱能阻止剂和β2激动剂,降低气道压,才能改善肺过度充气。一般选用定压型的压力支持通气(PSV),在同样的通气效果下,PSV比间歇正压通气(IPPV)的吸气峰压低8~10cmH2O,这与自主呼吸所产生胸腔负压有关,亦有利于减少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在相同的压力下,PSV的VT>IPPV,减少VD/VT的比值,提高肺泡通气量,有利于改善缺O2、CO2排出和pH上升,使呼吸变慢而深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DOC附件(48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