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573733
睡眠展替全球人喊累
http://www.100md.com 2007年12月11日 《生命时报》 2007.12.11
睡眠展替全球人喊累
睡眠展替全球人喊累
睡眠展替全球人喊累
睡眠展替全球人喊累

     展览传达一个宗旨:睡眠质量决定人生品质

    人类不仅有艺术史和文学史,夜夜陪伴我们的睡眠,也有自己的一段历史。从今年12月开始,伦敦威尔康博物馆推出为期4个月的“睡·梦”展,通过科学家、艺术家、制片人、史学家的视角,回顾人类对睡眠与梦的探索,呼吁人们立即着手解决目前困扰全世界的睡眠难题。

    2000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其《论睡眠与失眠》一文中提出心脏变冷是导致人睡觉的原因;到上世纪20年代,脑电图的完善使人看到大脑在睡眠状态依然很活跃;1925年,美国洛杉矶大学成立了全球第一个专门研究睡眠的实验室……通过展览,策展人希望传达这样一个宗旨:睡眠对人体的重要性超乎我们想象,而做梦可以创造更多的生产力。由于人生1/3时间在床上度过,因此,“睡眠质量直接决定人生品质”,而剥夺睡眠是“人们给自己施加的酷刑”。

    一系列展品反映出,睡眠不足不仅让人疲惫、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烦躁易怒、浑身不适,甚至还能致命——工作人员睡眠不足是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的原因之一。而在做梦时,我们大脑的思考能力甚至更强,所以门捷列夫“梦到”了化学元素周期表。

    为了对付睡眠障碍,人类甚至花费巨大人力物力研究“让人不需睡觉的方法”,但是,只要长生不老药还没问世,不睡觉就只能是“痴人说梦”。而工业化时代出现了三班制,夜班大大改变人类睡眠习惯,现代人的睡眠周期不再听从体内生物钟指挥,而是由闹钟、电灯、人为刺激物控制。后工业化时代人类对睡眠态度暧昧,民众认为午睡是懒惰表现,而有科学家提出短时午休利于精力恢复,能提高生产力。经济全球化要求服务24小时不间断,未来,有规律而充足的睡眠是否会成为少数人才能享有的奢侈品呢?

    “睡眠展”部分展品,从左至右依次为:第一个安眠药(1900年)、第一个睡眠记录器(1926年)、连续11天不睡觉的世界纪录保持者鲍勃·莱丁(1964年)、能让你开车时抽空小睡的自动驾驶器(2007年)。, http://www.100md.com(驻英国 李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