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577075
过年为啥越来越累
http://www.100md.com 2007年2月27日 《生命时报》 2007.02.27
过年为啥越来越累

     走亲访友一刻不停 吃吃喝喝诱发疾病

    从选年货开始,人们就开始投身于这场“战争”。

    过年,本是件喜庆事,可事实并不如此:就放那么几天假,几乎所有时间都搭在了挤火车上;本是全家团聚的日子,却想着要给那么多的客户、上级一一拜年;还有,好不容易攒的钱,全都拿去当了压岁钱……中国传统的“年”味越来越淡,取而代之的是走亲、访友、购物之后的疲倦。难怪有人说,过年就像“被扒了层皮”。这个年,人们究竟是怎么过的?以后的年,如何过得轻松些?

    “年味”究竟还剩多少

    师平(公司经理):今年春节对我来说真是个考验。以前回家过年,顶多是提前十几天订票,回家前两天给父母、亲戚买些礼物。回家后,跟几个住得近的亲戚、朋友联系,安排几次“串门活动”。这些“例行”的“公事”,偶尔让我觉得心烦,因为它们总是把整个行程弄得紧巴巴的。不过,过完这个春节,我才真正感受到了“人情”之累。
, http://www.100md.com
    因为是结婚后首次回老丈人家,所以我很是准备了一番:给每位长辈封了500元的红包,给小孩的少一些,但都是带8的吉利数目。初次上门,出手不能太寒酸,买的礼物远比给家里的上档次:五六百的茅台,300多元的玉溪烟,以及全聚德烤鸭等北京特产,装了几大包。到家后我就开始张罗酒席的事,总共14桌。第3天准备好了,从中午开始,100多人闹到半夜,我和老婆到最后才扒了几口剩饭,凌晨1点才睡。整个假期,几乎每天都是在走亲戚中度过的,每次都少不得胡吃海塞一通,接下来就是通宵打牌。有一两天空闲,岳父岳母“没活动也要安排活动”,做女婿的自然不能不参与。到最后,我看到酒肉就恶心,特想好好睡一觉。

    李小姐(35,天津,会计):我倒挺喜欢过年的。一年到头,总得有个机会和家人团聚一下吧。亲戚、朋友,不多走动就该疏远了。过年累是累点,可心里挺高兴的。其实过年可以变着法过,比如今年我和老公报团去了趟海南,享受了一下阳光、沙滩,舒舒服服过了个年。

    刘先生(30岁,湖南人,公司白领)我研究生刚毕业,回老家探亲时准备了两三千元,谁知还不够。家里光侄子、侄女、外甥就有十来个,每人起码得给100元的压岁钱;还有那么多的长辈,去拜年,怎么说也得买点年礼;还得给一些朋友的孩子封红包。
, 百拇医药
    过年让人力不从心

    高女士(62岁):我已经退休了,家里上有老、下有小。每逢过年,家务活都是我来操持,从打扫卫生到准备年货,从筹备饭局到餐后照顾,来客人时更是忙前忙后。孩子们不来吧,心里挺惦记;可都来了吧,又觉得闹心。一个年过下来,送走了在外地工作的孩子,我的身体也快垮了。

    朱宇清(中日友好医院主任医师):每次春节值班,急诊病号总是特别多,不少人甚至是直接从酒桌上送来的。有一年春节值班,我一连接诊了3个重症胰腺炎,患者都是青壮年。这种病死亡率很高,平时我们一年也就遇到5—10个。另外,春节期间冠脉综合征、脑出血的患者也明显增多,酒精中毒的就更不用说了,有时一天四五个,远比平时多。分析原因,大家都清楚,就是过节应酬太多,导致大吃大喝、不断熬夜。在过度疲劳的同时,也让高血压、肥胖等疾病诱因有了直接“发威”的机会。除了中青年,一些老人也因为过年时家里人多、高兴,打破了作息规律,结果导致慢性心衰、脑血管病的加重和复发。有一年初一值夜班,连续5位老人因病突然去世,都与春节期间疾病复发有关。
, 百拇医药
    要是让我选择,我过春节就是和家里人团圆,给要好的朋友亲戚打个电话就行。但话说回来,中国是高速发展的国家,不像发达国家的人,平时就有那么多时间联系亲友、安排探访计划。我们往往是超负荷工作,过度透支,一些维护亲情、友情的事都堆到了春节这样的时候,自然轻松不了。

    过年承载了平时的心理负担

    王先生(52岁,某高校校长):对我来说,过年就是在送礼和收礼中度过的。送,是代表学校给别的领导送,光选礼物就得琢磨好几天;收就别提了,一天到晚有人上门来送,家里堆的跟小卖部似的,看着都头疼。另外,过年这几天还得四处应酬,想消停一会儿都不行。

    华夏心理教育中心咨询师曹芬元:我记得有一个调查表明,80%的人在不同程度上曾经有过“害怕过年”的心理,遭遇过种种“过年心理病”。

    我归了一下类,大概有这么几种人比较怕过年:一是领导。他们大都应酬很多,对他们而言,过年已变成“社交频繁期”,有不少人想起过年就感到害怕和恐惧,甚至引发胃肠功能紊乱。二是中年人。他们上有老、下有小,在全家的过年大戏中唱主角,很容易引发心理问题。三是年轻人。他们一到过年,就会放松到放纵的地步,不规律的生活和过度放纵,会使人体力透支。
, 百拇医药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研究所所长周孝正:以前,人们的生活节奏比较慢,进入腊月就开始准备过年,并算着“二十三祭灶关,二十四扫房日,二十五糊窗户,二十六蒸馒头”。但现在人们生活节奏普遍加快,社会交际圈也比以前增加了,将近两个月的过年压缩成一周来过,自然会很累。很多人反映“过年难,难过年”,“年味越来越淡”等,归根结底是社会太过浮躁,尤其在北京这种大城市,亲情、诚信缺乏。另外,职场上的一些腐败现象也使人们压力倍增,春节成了继中秋节、国庆节后的第3个送礼高峰期。

    “年”到底应该怎么过

    师平:年该怎么过?这哪能由我说了算啊?该送的礼还得送,该拜的年也得拜,该回家的时候还是得挤着买车票……要真让我说,干脆就选个国外小岛,呆上几天,好好休息一下。

    陈蕊(6岁,北京,小学一年级):过年就是吃好吃的,放鞭炮啊,爷爷奶奶还会给我压岁钱,我觉得过年就应该是这样子,要是天天都过年就好了。
, http://www.100md.com
    朱宇清:人的疲劳有身心两方面,如果过年了压力还那么大,人会焦躁。这时我们就要尽可能调整自己。比如找个清静的地方旅游,避开人情负担,同时感受风景,放松心情。如果在家,可以多安排一些运动计划,好好给自己做几顿饭,避开馆子里的大鱼大肉。在我身边,就有很多朋友开始这么做了——过节,首先是一个属于自己的假日。身体说不可以,那就不要去做;心里说不愿意,那就不要硬撑。如果要维护人际关系,平日里多打几个电话,它的效果,远比过年集中送礼来得好。

    周孝正:现在,越来越多的城里人跑到农村去过年,感受一下浓浓的年味,我觉得这种做法值得提倡。农村年味更重,作为一些传统节日的习惯还没丢,能让人们摆脱城市人之间的冷漠。

    另外,在外吃年夜饭是种挺恶劣的风气,年三十本该是家家团聚的日子,对餐饮业的服务人员也是如此。所以我认为,所有饭店都应该在大年夜关门,当然,这得由政府强制执行。

    曹芬元:对忙着送年礼的人来说,有时只需一个电话、一条短信,就可传递祝福。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领导,过年了,本来想放松一下,家里总来人也会厌烦,何苦去打扰人家呢。

    对过年为全家操劳的人来说,将购物、访友、准备年饭等列出时间表,使目标具体一些、时间合理一些、过程简单一些。还要学会给自己做心理调试,过年大大小小的事情那么多,哪能都做周全?所以不必责备自己。

    对通宵熬夜的人来说,应该换一种过年的理念,多休息最重要,真正让春节成为放松身心的节日。, http://www.100md.com(田野 吴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