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577091
节后,每天给父母打个电话
http://www.100md.com 2007年2月27日 《生命时报》 2007.02.27
节后,每天给父母打个电话

     会让老人从习惯热闹到一下子冷清的心理得到缓和

    聚会后更加冷清

    离过年还有好多天,王老先生夫妇俩就开始忙得不亦乐乎,做女儿最爱吃的糯米糖,给小外孙买玩具……看着儿孙们陆陆续续回家过节,王老先生乐得嘴都合不上了。然而,相聚的快乐时光总是很短,没过正月十五,孩子们就又匆匆离家返回工作岗位了。之前的热闹,一下子烟消云散,整个家也从快乐回归到冷清。难以言喻的凄凉之感涌上了王老先生的心头,想到以后又要冷冷清清地过日子了,自己年龄也越来越大,还能有多少年快乐时光时,王老先生心中非常难受,竟然因此产生了失眠、吃不下饭、血压升高等不良反应。

    警惕心理滑坡造成伤害

    有心理学家将王老先生这种反应称为“节后空巢综合征”。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在心理学上有这样一种说法,我们的每一种情感都具有不同的等级,同时也有着与之相对立的情感状态。比如说紧张与轻松、激动与平静、爱与恨等等。一般来讲,在心理活动过程中,我们的感情等级越高,呈现的心理斜坡也就越大,很容易滑向相同等级的对立情绪状态。比如说,我们为一件事情感到非常紧张,当这件事情过去后,便进入非常放松的心理状态。从儿孙们济济一堂的快乐,到人走茶凉的寂寞,老人的心理状态从高涨滑到消沉,也就不难理解了。如果这种消沉的心理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调整,还有可能会引发高血压、胃溃疡等身体疾病。

    帮助老人缓冲情绪

    因此,作为儿女,能够及时意识聚会之后老人将出现的心理反应,并采取有效措施帮老人“缓冲”心理滑坡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避免搞“突然袭击”。有些儿女会临时改变行程,比如说好初七走,忽然改成了初五走,这会平添老人很多失望情绪。给老人留出做思想准备的时间是比较好的做法,比如说,提前一两天整理箱包,和老人聊聊重返工作岗位后要做的事,这些行为可以让老人意识到,聚会将要结束了,心里提早开始慢慢适应将要分离的现实。

    同时,也要给老人一个下次见面的承诺。比如说:“等我五一回来的时候和您一起去……”这样的承诺无疑会给老人一颗定心丸,减少因感觉相聚遥遥无期而产生的失落感。

    其次,要在自己离开之前给老人安排一些丰富的活动,如安排老人到其他亲戚家去聚会,或者邀请亲戚朋友到自己家聚会,这些都可以有效地转移老人注意力,缓解儿女离开的失落感。

    也可以想办法让老人思念儿女的心情有所寄托,比如说,托付父母帮自己做些事情,一方面增加老人被需要的价值感;另一方面,老人也可以将思念儿女的情感寄托在帮儿女做的事情上。

    再次,在刚刚离开父母的几天里,电话联系的频率一定要增加,每天打电话问候父母一下,也是帮助他们心理缓冲的一个好方法。, 百拇医药(北京慧源心理中心 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