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577896
“以技养医”先要降药费(阳光漫笔)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1月28日 《生命时报》 2006.11.28
     卫生部新闻发言人近日表示,卫生部正在研究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方案,其中重要一项就是医疗服务价格的调整。在其他因素相对不变的情况下,要适当提高体现医疗人员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相对降低大型仪器设备的检查费用。

    按照近年来医疗行业的普遍说法,目前医疗服务收费过低,体现不出医务人员的服务价值、技术价值,医院不得不通过收取高昂的检查费用和药费来弥补“医费”的亏损。所以,要把“以药养医”的不合理局面调整为“以技养医”。

    “以技养医”方向没错,但问题在于,是先把检查费、药费降下来以后再提高医疗服务收费,还是先提高医疗服务收费,待医院收入增加之后再降低检查费用和药费?有人认为可以一边升一边降,笔者很是怀疑。

    医院都是趋利的,增加收入是其本性。以前卫生部门对“医价”实行严格限制,一些医院尚且暗中涨价、变相涨价,如若允许他们提高“医价”,可以预见,“医价”定会一窝蜂地上涨。与此同时,药费、检查费用却很可能降不下来,因为降价措施会受到医院的抵制,至少他们降价的积极性远不如涨价的积极性那样高,即使在卫生部门的要求下有所下调,但幅度、力度可能不尽如人意。最终的结果可能是,药费、检查费用没有降多少,“医费”却涨了很多,老百姓看病的总体费用不降反升。

    因此,为了避免医疗改革再次受挫,必须给“以技养医”设个前提——降低药费和检查费,即提高“医价”之前,必须先把药价和检查价格降下来。并且,卫生部门对于各项医疗服务收费可以涨多少,药价、检查价格应该降多少,都应该做出明确的限定,而不能仅有“适当提高”、“相对降低”之类的模糊之辞。

    实际上,如果从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出发,“以药养医”抑或“以技养医”,都不应成为维持医院正常运转的根本之道。靠老百姓多掏腰包这种“市场化”方式,永远支撑不起医疗卫生事业的大厦。, 百拇医药(晏 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