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1577895
尊重是最大的善意
http://www.100md.com 2006年11月28日 《生命时报》 2006.11.28
     据悉,11月底至12月初,一群残疾人美术家将在北京一些社区义卖自己的作品,所得款项用于出版名为《告诉世界有多美》的画册,向世界展示他们的艺术成就。这不由得使我想到不久前的一次见闻。那是一个周末,某商厦门前的广场上支起一排桌子,上面摆满了手工艺品,桌子后面的一些智障人就是它们的制作者。不少热情的市民欣赏把玩着那些可爱的工艺品,很多人掏钱购买。组织者说,这样的活动除了获得经济上的扶助,更重要的是让残疾人体验被社会认可的感觉。

    我国人口众多,残疾人数达6000余万。怎样对待这个群体,不仅关系残疾人自身,也涉及全国近1/5的家庭。而一提到残疾人,通常会与“弱势群体”、“助残”、“解困”一类的词汇联系在一起,好像他们是社会的负担,只能翘首企盼健全人的施舍与怜悯。但这样的观念正在逐步改变。

    两年前,一个叫王晓红的女孩给我写信,信中还附了她的画,所有的人物花草似乎都带着梦想和微笑。后来,我得知,她患有先天性脊椎裂,手术虽然保住了性命,却损伤了下肢运动神经,因此不能走路。所幸她遇到了很多善良的老师,发现了她在美术方面的天赋后,主动承担了培养她的责任。有的背着她去公园写生,有的在休息日用自行车将她接到自己家中上课。就这样,女孩受到了很好的教育。现在不仅能自食其力,而且有所成就。

    我想,晓红能够成长到今天,主要靠她自身不懈的努力,但社会的平等和关爱也是重要因素。同情与怜悯固然正确,但对残疾人来说,最大的善意是理解与尊重。我们应该尽最大可能给他们创造机会,让他们与正常人一样享受劳动与创造。, http://www.100md.com(柯云路)